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7日文章,原题:喜马拉雅山变平——中国-尼泊尔关系如何打破地缘政治常理数年前,笔者经陆路从北京去到德里。起初是坐火车和巴士从北京到拉萨,一路比较快。接着两段旅程较久:从拉萨坐越野车到加德满都,再乘巴士到德里。旅程让笔者目睹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隔绝尼泊尔与中国的。
如果有一个国家常被地缘政治学拥趸作为地理如何影响政治的例子,那无疑是尼泊尔。这个与印中两个大国相邻的内陆小国,南面向印度开放,北面则由于高山与中国相隔。这样的国家,理应是证明地理位置重要的绝佳例子。但事实上,加德满都与北京的关系却打破了地缘政治与地理因素的常理。
按地缘政治来推断尼泊尔,多年来造成印度的政策误判,而中国无惧地理障碍进一步扩大了在尼的影响力。
首先,地理因素确实重要,但其重要性已被科技改变、弱化。中国修建了从北京通往拉萨的铁路,这是挑战地理环境的大胆之举。该铁路已延伸到日喀则,还计划修到吉隆。这意味着离尼泊尔边境不远了。即便没有中国铁路,尼泊尔也不会被印度切断。通常认为,进入尼泊尔的几乎所有产品都要经由印度。但中尼贸易研究显示,按价值计算,输入尼的中国产品并非如此。年约59%的中国进口经由尼印边界,但41%通过空运或经西藏陆路进入尼泊尔。
而且,从中国飞越喜马拉雅山至尼泊尔的航班数量大增,带来人员、资金和商品。不到10年,两国就把每周航班班次从14提高到98。尼迎来大量中国游客,达到接近印度游客的规模(年尼泊尔接待了15万名中国游客、20万印度游客),且仍在快速增加。不要忘了一个地理事实——许多印度游客能乘汽车赴尼,而多数中国人只能坐飞机。
其次,科技打开合作的新领域。比如电汇。长期以来,地理因素赋予印度决定性优势,新德里总是封锁尼泊尔,阻止外界向这个国家运输大批物资。但互联网使金融的阻拦失效。北京比新德里拥有多得多的财力,能在必要时通过电子手段向尼汇钱。单是这一条就大大削弱了印度早先相对中国的优势。互联网超越了地理限制,尼中不久前已通过光纤相连。
第三点常被忽视——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新德里利用历史关系增进与加德满都的合作,但这有时也会让印度难以把尼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看待。这令北京有机会向加德满都提供更多援助。如今中国在地区修建新基础设施,引人注目。学者罗伯特·卡普兰表示“喜马拉雅山变平”“(中尼)战胜了距离”,“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不再隔开两大文明”。(作者伊万尼科·克日什托夫是华沙国防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