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900181409034384&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自:枣庄日报
□常永坤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尼木县悬挂着这样的标语:“让思想走出山沟,让尼木奔向小康”,撞开蛮荒、摒弃蒙昧、追求幸福的心愿,就像雅鲁藏布江水那样不可阻挡。古老神秘的青藏高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道上正阔步前进。
我对西藏的向往,很大一部分源于戍边的大舅。
20世纪50年代,大舅从西安炮校毕业服役,进驻西藏日喀则等地,一直到70年代后期才转业到地方。20多年间,大舅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等战斗,多次立下战功。后来西藏进入和平时期,大舅能回趟山东与家人团聚也不那么容易。赶巧了能搭一段军车,多数情况下要跟着骡马商队或驼队在山道行进,到了拉萨才有坐车或乘飞机出藏的可能。虽如此艰辛,大舅还是向我们晚辈更多地介绍西藏的蓝天、白云、藏羚羊、酥油茶,讲述他枪林弹雨的战斗故事,以及驻守边疆和藏族同胞亲如一家的感人事迹,言语间充满了对第二故乡的恋念。
大舅口中的西藏神奇而壮美,不禁令众多亲友心向往之。60年代末,大妗子获准去部队探亲,带着一岁多的表妹,乘火车坐飞机,辗转多地,去了趟西藏。谁知从拉萨医院,高原反应如此厉害,娘俩只好赶紧折返山东。由此,亲友们心中的西藏,又是那么的艰难不堪。而生活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困难重重越想去探索尝试。我参加工作后,不知多少次涌动去西藏体验一把高原风光的念头,都因工作太忙、时间紧张而推迟。但心中的西藏情结却始终不得释怀。
青藏铁路的开通,让我久久未息的赴藏热情得以点燃,终于有机会登上了雪域高原。我们从枣庄到济南,随省团转道北京,搭乘青藏铁路专线列车前往西藏,历经几十个小时后抵达拉萨。连接内地和边疆的这条青藏铁路,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前往莽莽高原的便利,也可以让人在这条“黄金线路”上近距离观赏青藏高原的魅力风光。火车飞驰在广袤的草原之上、壮丽的雪山之中,让我们在温馨的车厢里就能体验走进青藏高原的神秘之感,并循着强大的惯性,把我们的想象拉向未知的远方。
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从低海拔的平原乍一进入西藏,最担心的高原反应居然没有发生。由北京开行到西藏的列车,从低到高,给人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显然比坐飞机一下子进入高海拔地区要强得多。我们几个第一天到了西藏,导游途中再三叮咛的不要洗澡防感冒、不要快走防心慌等注意事项,都成了耳旁风。好奇心驱使的光想多看的心理也让我连走带跑,晚上一高兴还品尝了几次西藏纯正的青稞酒。据说低海拔地区的人到了西藏,最为禁忌的首推饮酒。多方面体验感受西藏的愿望,让我们不经意间忘了进藏的规矩。也许真的就像一首诗说的那样:西藏有它不为人知的神秘因子,一生到过一次就能视死如归。
让青藏铁路连起来的西藏和内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貌,了解西藏,仅靠单一视角显然是不够的。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平均气温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被外国探险家视为“人类生命禁区”。这是地理教科书上的西藏。这里曾经隔绝、闭塞和艰险,即使当年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走的历史上最早的入藏通道“唐番古道”,按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的说法,也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世上无论何人,到处未有不胆战股栗者”。这是历史学家眼中的西藏。而在画家和文学家的眼里,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奇特的地势地貌、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无不有着摄人魂魄的美感和韵味。这让初次踏上西藏的外地人感受最深。
西藏的蓝天,纯洁得一尘不染。西藏的白云,似乎触手可及。西藏直插云天的冰峰,雄伟晶莹的雪山,靠自己最天然的颜色向世人展示着超凡脱俗的圣洁,是最让人震撼的绝世风景。悠游的牦牛、奔跑的藏羚羊,穿行在浓绿的草甸和低垂的云朵间,却又瞬间如凝滞一般,向人展示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妙画图,让人痴迷陶醉。纳木措的湛蓝湖水、羊八井的地热温泉、林芝的秀丽风情、雅鲁藏布江的滚滚江水,以及巴松措湖的图腾崇拜、羊卓雍湖的神奇传说,都壮美瑰丽,诗意无穷。云际低回、夕阳西下时,更是美不胜收,意蕴深长。身处背后就是天的雪原,呼吸着稀薄却纯净的空气,极目远古般的旷野,感受天地之间、生死之界,淡定冥思人生意义,会让迷失自我、纠结困惑的人,立马找到人生方向。只是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游人大多只能远眺而无法亲近,这多少有些让人遗憾。我们能攀登上去的山峰,要数海拔多米的米拉山口。游人在标有地名的巨石前拍照留念,我则跑到视野更开阔的另一高地,心里只想多看多拍这里难得一见的风景,全然忘了导游关于空气稀薄、少走少动的一再提醒。
西藏因地理的原因,一直遗世独立地站在尘世喧嚣之外,却一刻也没有远离人们的心灵。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标志性的形象符号,在蓝天白云下巍然矗立,气势磅礴,庄严雄伟,神圣得坚不可摧。高大雄浑的宫殿和曲折陡峭的石道,历经风雪剥蚀,愈发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虔诚的朝圣者用千年如一接近原始的方式叩拜祈祷,进行着一场至高无上的心灵旅程,给人一种身在俗世却又时光倒流的感觉。仪式感很强的顶礼膜拜,伴着绵延缭绕的诵经梵唱,总能让人心灵平静。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西藏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五体投地磕长头的人,和旁无他顾手拿佛珠手转经筒的藏民。藏传佛教信徒每天还要迎着朝阳在煨桑台上点燃香枝,撒浇糌粑、牛奶、甜糖等供物,为佛龛长明灯添加酥油。随处可见的经幡、佛画,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器物器具等,已和藏族单纯安宁的生存方式密切结合,寄托了他们消灾避难、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西藏的宗教信仰是藏族生活的一部分,这里也充盈着人类高尚的情感。除了那个背叛祖国逃亡印度的老和尚外,广为人知的仓央嘉措就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迷人活佛。三百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从他匆促的生命旅程中,追索和探求宗教的奥秘、爱情的凄美和命运的无常。尤其是仓央嘉措激情写下的几十首情诗,词句优美,朴实生动,让恩爱至深的男女情意直抵人心深处。“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世上最远的,远不过隔世之爱,再近的,也近不过自己与自己相邻。为了今生遇见你,我在前世,早已留有余地”。这些诗句,读来只会让人潸然落泪。仓央嘉措自己也说:“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把个礼教难容多情的苦恼和无奈、悲惨与矛盾暴露无遗,不知感动了后世多少男女。
西藏世代相沿的宗教情怀和生活习惯,固然是千百年历史和文化的因袭,却不意味着淳朴的藏族人民安于故俗,一成不变,而是像热情奔放的仓央嘉措活佛一样,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由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跨进人民民主制度,藏族劳动人民由地位卑贱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雪域高原开始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现在的西藏,不仅人们生活居住条件天翻地覆,精神文化追求也跟上了内地平原的步伐。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工布江达县,基本属于单一的藏族居住区。县镇公路两旁张贴着大幅标语:“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贵不长”。再深入了解,年这个县就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入学率也已达到98%以上,读书学习的氛围一点不比内地差。而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尼木县悬挂着这样的标语:“让思想走出山沟,让尼木奔向小康”,撞开蛮荒、摒弃蒙昧、追求幸福的心愿,就像雅鲁藏布江水那样不可阻挡。古老神秘的青藏高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道上正阔步前进。
更让世人惊叹感慨的西藏变化,莫过于今昔两重天的西藏交通。年,在高海拔地区同时开通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让没有一条公路的旧西藏永远成为历史。而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又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和空中航线开通之后,西藏进入现代交通时代的重要标志。这条全长公里的钢铁大动脉,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泛,生态脆弱,既考验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也挑战人类自身的极限。铁路建设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条件异常艰苦的高海拔地区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现在,西藏的交通更是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又有多条铁路公路陆续开通,西藏腾飞的翅膀越来越丰满强劲。
为西藏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大舅转业原籍,仍念念不忘曾拼命守卫的祖国边疆。我从西藏回来后,很快将拍摄的照片洗印出来,装了一本相册送给他。长期高原军旅生活落下一身疾病的大舅,在反复翻看那些照片的时候,似乎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旷远寂静的西南边陲,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在西藏留下串串足印的大舅已与世长辞,可我在西藏拍下的那么多照片依然保存在电脑里,西藏无与伦比的美,和为这大美做过贡献的包括大舅在内的西藏建设者、保卫者,依然在我心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