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8月至今,我爱上奇石收藏已七年有余。在岷江之滨寻获的的美石多矣,但真正算得上奇石珍品的仅有4枚。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组石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山水屏风”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不规则面包”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雪娃娃”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冰山上的来客”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泼猴吃蟠桃”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大象吸水”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小黄狗”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仓颉造字”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鸟宿池边树”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竹韵”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愚公移山”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芝麻馒头”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雪山残雪”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清泉石上流”
4枚奇石珍品,分别是“雪花梨”奇石、“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奇石和“金蟾蜍母子”奇石(一大一小)。
我收藏的“雪花梨”奇石与两颗雪花梨真品
我收藏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奇石
山水画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绘)
我收藏的“金蟾蜍母子”奇石(一大一小)
如果说,美轮美奂的“雪花梨”奇石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奇石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际让我一见钟情的话(“文化收藏传承系列”合集中的《乐向岷江觅奇石》一文有详细描述),其貌不扬的“金蟾蜍”奇石(大)因癞蛤蟆的丑陋令人生厌,长时间弃置于居所阳台的角落。
两栖动物癞蛤蟆:体表疙瘩凸起,内有毒腺。
年10月,我游览杭州黄龙洞景区时,邂逅了“刘海戏金蟾”雕塑景观。了解到金蟾蜍招财进宝的来历后,不由对家里“灯火阑珊处”的“金蟾蜍”奇石(大)刮目相看。近日,我又在岷江边喜获“小金蟾”奇石,与“金蟾蜍”奇石(大)共同组成了“金蟾蜍母子”奇石。
杭州黄龙洞“刘海戏金蟾”景观
招财聚财、镇宅避邪的金蟾蜍:身嵌金币,脚踩元宝,口含铜钱,充满了富贵财气。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这只金蟾原本和其它蟾蜍一样有四只脚,修道成精,长年危害百姓。而云游四方的刘海乃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入门弟子,也是我国民间信奉的一位财神。他降伏了的金蟾并断其一足,使之皈依正道。由于金蟾洞悉财源,很会变钱。刘海便让它吐出金银财宝来布施贫民,造福世人,因此这只三足金蟾被奉为招财进宝的神物。
国画《刘海戏金蟾》
在很多人家和商铺,我们常能看到金属、玉石、实木等材质的金蟾蜍摆件。这些摆件形态、大小多种多样,无论是铸造还是雕刻,均是可以复制、量产的工艺品,轻易可遇,随处可买。货源充足,买多买少、重不重样都行。
金蟾蜍摆件
金蟾蜍摆件
奇石则不然,难得遇见,独一无二。虽说也可买可求,但极易打眼买(求)到假货。
君不见知名“专家”指鹿为马——把工艺石“小鸡出壳”硬说成价值1.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奇石”么?
工艺石“小鸡出壳”:“蛋壳”颜色及斑点是玛瑙固有的,“小鸡”脑眼鼻由头部(原有外壳)的黑点红点雕成。
我在《“小鸡出壳”触犯了奇石的大忌!石头经雕琢、加工后就不是奇石了》一文中指出:奇石,又称怪石、趣石、珍石、异石,是指天然形成的形状、色彩及花纹等不同寻常的石头。奇石之“奇”,是指石品的造型及图案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以及美学价值、收藏价值。奇石具有天然性,还须具备自然性。简言之,石头未经任何人工雕琢、修饰或加工。
通观“金蟾蜍”奇石(大),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石质坚硬,历经了岁月江河的磨砺。凹凸有致,全凭着大自然鬼斧神工。全石像极了静伏于水边地头的两栖动物癞蛤蟆,光线昏暗时呈厚重的褐黄色,阳光映照下则显现出迷人的金黄色。
昏暗中的“金蟾蜍母子”奇石
阳光下的“金蟾蜍母子”奇石
再观“小金蟾”奇石,形神兼备。嫩黄的主色,黝黑的小眼,前窄后宽的身子,微微昂起的脑袋,精巧绝伦,惹人怜爱。
“小金蟾”奇石
“金蟾蜍母子”终获团圆,还得有宜居乐居之所。我选用了盆壁盆底印有多个“招财进宝”字样的陶瓷容器作为“聚宝盆”,让“大金蟾”蹲踞于形似银元宝的椭圆形江石之上,“小金蟾”倚靠在母亲身旁。
银元宝
我收藏的“银元宝”江石(盆中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聚宝盆”中特意放置了一枚珠穆朗玛峰美石。年10月2日,我拾取自海拔米的珠峰大本营附近水质清冽的小河,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嘎玛沟。
我收藏的珠穆朗玛峰美石:石表金属矿物质金光、银光耀眼夺目。
盆内另一枚岷江美石,兼有微缩版的山、足外形,与其它斑斓彩石共为点缀。
我收藏的岷江美石:微缩版的山、足外形。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金蟾足下的“银元宝”江石,代表着招财进宝的历史遗存。金蟾衔来的万贯财宝,传统上大多是俗谓“孔方兄”的古铜钱,那就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通用的金色、银色纪念硬币和普通硬币取代吧一一毕竟我辈活在当下,发掘财源、造福子孙也需要与时俱进啊!
古代铜钱:道光通宝
“聚宝盆”中的“金蟾蜍母子”奇石:盆中珠穆朗玛峰美石、山(足)形江石等彩石之上布满了金色、银色硬币。
在我看来,一次次寻觅奇石的山川之行,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融入自然之旅;一天天端详奇石的品读过程,更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溯文化之旅。
这,正是奇石收藏全过程的艰辛、乐趣和意义所在。
反观如今的奇石收藏界,为谋取虚名实利,刻意斧凿成风。各地的奇石博览会和众多奇石交易平台上,不做假无以造就“奇石”,昧心说瞎话全是“专家”。造假熙熙皆为利来,鉴宝攘攘皆为利往。
对广大奇石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违背初心、误导思潮、祸乱风尚之举。雕琢加工而成的工艺石“小鸡出壳”假冒“天然奇石”声名大噪(具体论述详见合集中《“小鸡出壳”触犯了奇石的大忌!石头经雕琢、加工后就不是奇石了》一文及续篇),进而浮夸天价,哗众取宠,影响最为恶劣和深远。亟待以此为戒,正本清源,以儆效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