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为治疗
藏族姑娘琼达(右一),援藏医生李啸扬(左一)与瑞
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等专家远程会诊。本医院供图
“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上海的‘安吉拉’(藏语中对医生的尊称)!”琼达的丈夫不停道谢。
医院,24岁的藏族姑娘琼达在年的最后一天顺利出院,重获新生。
年12月5日,琼达因为乏力、气促,医院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显示,她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极低,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被迅速收入血液科病房。
医院的援藏医生李啸扬对琼达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体检。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医学上被称为三系下降,这需要通过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年之前,该检查还无法在日喀则地区进行,如今通过几批援藏专家的带教,医院血液科已经可以开展骨髓检查。对琼达进行了骨髓检查后,医院血液科进修的病理科医生亚李进行骨髓读片,发现了异常细胞。
李啸扬(左二)与医院医生一起读片
通过瑞金—日喀则血液临床中心的远程会诊平台,骨髓细胞图像被传回上海,医院骨髓细胞室主任熊树民和医生朱正立即复核涂片,发现了大量的异常早幼粒细胞。
根据远程会诊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李啸扬考虑她患了恶性血液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医院和上海医院立即启动紧急支援方案,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远程查房后,制定出治疗计划。
这是日喀则地区诊断出的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大家既欣慰又焦虑,欣慰的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正是被医院王振义院士团队首创“上海方案”所攻克的一类白血病,焦虑的是在西藏地区没有可以即刻使用的救命药。
李啸扬介绍,该病应该在发现早期立刻使用维甲酸,可预防患者自发性出血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早期死亡的风险。但由于西藏地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极为罕见,维甲酸并没有长期储备,怎么办?
琼达(左三)病情缓解后与李啸扬(左四)等合影
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党委副书记俞郁萍连夜安排调配,为患者准备好第一个月的治疗药物。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委副秘书长齐宝华将药品从上海护送至西藏,医院援藏医生、医院副院长乐飞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药品使用流程的伦理审批,一切都在紧张地进行。终于,琼达在被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的第三天,就用上了救命药。
虽然琼达用上了最关键的药品,但她的治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最初一个月极为关键,死亡率也高,患者需经历感染关、出血关等重重考验,还需要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血液制品,但是西藏地区血制品缺乏,运输困难,当地很难获得,医疗团队总是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琼达还出现了严重的血浆制品过敏反应,甚至出现喉头水肿导致窒息的急危症状。乐飞、李啸扬等援藏专家组织整个医疗团队全力抢救,终于帮助琼达冲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在年最后一天安全出院。
医院血液及综合内科主任普旺介绍,援藏专家们会定期进行业务讲座,就在几周前,李啸扬刚刚为科里介绍过APL的诊断和治疗,教授的知识这次正好被用于琼达的治疗。
医院血液科是西藏地区唯一一个血液专科,承担着日喀则一区十七县的血液病防治工作。该科目前也是全国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领先科室,相关成果被国际国内同行认可。李啸扬说,援藏专家的任务就是要让当地医生遇到疑难不害怕,遇到疑难病有办法。
目前,西藏自治区坚持分级诊疗体系与促进资源下沉并重,自治区提出了“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的目标。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表示,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将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偏远地区的患者一样能够享受最新的医疗成果,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