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一个多数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走近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在中印边界存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藏南地区占9万多平方公里。从林芝地区的八一镇坐车到察隅县或墨脱县等地均可遥望被印军占领的这片中国领土。中印边界东段,中国称为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对这块土地归属的争议与冲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已经七十多年,目前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前景。对于许多国人来说藏南地区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美丽的藏南地区!

一、地理上的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主权领土,位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藏南地区是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林芝市,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朗县、米林两县部分国土。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由于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地貌多种多样,藏南因而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便隐身其中。藏南三面环山,东面是横断山脉,北面是唐古拉山脉,西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是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中国西藏,上游为雅鲁藏布江,从藏南进入印度,在藏南境内称底杭河或香江。)

藏南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热带地区。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

山地南麓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在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土壤肥沃。它亦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单位流域面积和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居中国各大河之首。

藏南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地方,也是管窥全球气候变化的要地。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之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上的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它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到“传统习惯线”。这里自古就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和僜巴人,他们与藏族同祖、同根、同俗,本来就是同一个民族。他们分散在9万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地带,形成几十个小小的部落。这就是以门巴族为主的门隅地区,以珞巴族为主的珞隅地区,和以珞巴族、门巴族、僜人、藏人混居的下察隅地区。

年,英属印度政府在沿马普特拉河河谷的北沿画出了一条行政管辖权的“内线”,禁止英国商人及印度居民越界。这条“内线”的走向与中国所说的“传统习惯线”大致相同,“内线”以北的原住民为门巴、珞巴、僜人和藏民,而“内线”以南的原住民为稞人,两者之间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也不相同。所以将“传统习惯线”视为边界线,也是符合英印政府当时的认知。只是英国殖民的野心,才导致后来的改变。

据网上资料,从印度的出版物上查到伪阿鲁纳恰尔邦(其辖区相当于藏南地区)年的总人口为.26万人,人口密度16.5人/km2,高于临近的林芝(2.97)、山南(7.38)和日喀则(4.39)的人口密度。另有资料说,珞巴族总人口约60万,门巴族总人口约5万人,僜人总人口约3万,合计为68万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有15,人,居住在印控区的为66.5万人。可以说藏南地区其实是人口比较稠密、植物繁茂的地区。

三、历史上的藏南地区

中国和印度两个古老的国家,虽拥有公里边境线,但两国一直未正式划界,只有一条“传统习惯线”: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邻接印度阿萨姆平原。这条传统习惯线向北到喜马拉雅山脊,是历来属于西藏地方管辖的门隅、珞瑜、察隅三个地区。在古代,都被称作蕃,是吐蕃的一部分。

元朝统一西藏以后,当局就在这里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宗”,它相当于内地的“县”。元、明、清以来,在藏南地区先后设置了错那宗、达旺宗、德让宗、打拢宗、申隔宗、隆子宗、地东宗、墨脱宗、嘎朗央宗和桑昂曲宗等,宗“长”大人被称为“宗本”,其行政级别相当于清朝的五品至九品官员。

中印边界问题久远复杂,最远可以追溯到印度变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英国以印度为中心的殖民扩张。—年,由英国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人麦克马洪背着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威胁利诱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英印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印藏分界线”插入到换文地图中,私自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同时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

此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管理权的地区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参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对而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会议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后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

四、中印边境战争

年,趁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边疆,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军队进入门隅地区,年2月2日,印度军队占领门隅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驱逐。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方地图,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到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

从年8月开始,印度不断制造边界流血事件。年10月15日,尼赫鲁在科伦坡举行记者招待会,称中印没有会谈可能,印度要“解放自己的领土”。10月17日,印度在边界进行了炮火攻击,20日开始全面进攻。11月5日,中国部队向印军发动猛攻,收复了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领土。

在年10月-11月的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速胜,收复包括达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镇在内的藏南大部分区域,进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后出于多种原因,中国军队又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内。年,印军重新占领该地区,重新在“麦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五、藏南地区的现状

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年2月,印度正又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既包括被占的藏南地区,也包括部分阿萨姆的土地。截止到年,伪“阿鲁纳恰尔邦”共设置了16各县级行政单位,其中有10个县设在中国境内,有4个县部分土地在中国境内,合计为平方公里,约占整个“阿鲁纳恰尔邦”总面积的80%。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伪“阿鲁纳恰尔邦”不仅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印度伪“阿鲁纳卡尔邦”区划示意图

长期以来,受地理影响,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力量投射就困难重重。而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对藏南地区实现有效控制更是难上加难。年,我方准备了3年,抓住了10月、11月短短两个月的“后勤窗口期”,速战速决,速胜速退,实现了打击敌人的目的。

相对而言,印度从平原地区向藏南投放兵力,无论后勤保障能力还是相持能力,都有很大优势。即便今天,藏区和边境地区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中印两方在实控线两端的兵力部署仍然悬殊。瓶颈仍然是后勤。藏南始终是易攻难守之地。

相信随着国力增长,如今我们在藏南附近已经有不少机场,青藏铁路铁路已经运营多年,川藏铁路、滇藏铁路已经分段在修,新藏铁路和甘藏铁路预计也很快要开建,未来后勤保障肯定不会是大问题。收复藏南,只会是一个想不想、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