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艺娇农民日报
对于每月都要给孩子寄学费的夏尔巴阿佳来说,最期盼的就是镇上能有个银行网点了。而不久前,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定结陈塘支行在中尼边境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定结县陈塘镇正式开业运营,夏尔巴阿佳的愿望成真了。
陈塘镇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边陲,边境线长12公里,与尼泊尔接壤,是我国境内夏尔巴人主要定居点之一,也曾是日喀则市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被称作“中国最后一座陆路孤岛”。
朋曲河畔的陈塘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摄
不同于人们对边疆苦寒的印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原始森林地带的陈塘,平均海拔只有多米。这里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如春。沟谷梯田在这里纵横,大河溪流在这里交织。山脉绵绵,将这里小心地藏了起来,俨然是一位不理凡俗的出尘仙子,安静地守护着这里6个行政村两千多个原住民。
夏尔巴人是陈塘主要的原住族群之一。这个在中国境内不足人的古老族群,相传是蒙古族灭亡西夏后,党项羌族中的一支几度南迁逃亡至此。“夏尔巴人”的藏语意为“东方来的人”,能歌善舞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农牧经商是他们赖以谋生的职业。
居住在陈塘镇的夏尔巴群众。张云飞摄
不久前,一件大事让原本平静的小镇热闹起来。中国农业银行定结陈塘支行在湍流不息的朋曲河畔正式开业。阳光明媚的街道上,全镇的农牧民几乎都聚在这个二十平方米左右的二层小房前,白绿相间的牌子上,用汉字和藏文双语标有业务种类和办理时间。
陈塘支行门口载歌载舞的夏尔巴群众。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摄
开业仪式上,农业银行日喀则分行副行长旺久告诉记者,新的营业网点将解决陈塘镇6个行政村余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包括存取款、贷款还款、货币兑换、购买理财等基本业务,重点支持本地特色的三农产业和旅游业、外贸商业等领域。并通过掌上银行、线上结算等功能,让边境地区的老百姓享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定结陈塘支行。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摄
早在新网点开业前的一个多月,陈塘支行的营业员普尼玛就早早来到“新家”,开始系统创建、信息采集等准备工作。拿着当地村委会提供的花名册,他一家一户地了解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和生产情况。他告诉记者,镇上的户农户,已经有户持有农行的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农机具、从事中尼外贸经商等。
陈塘支行网点的四名营业员。左一为普尼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摄
为了服务好当地群众,本身就是藏族的普尼玛又自学了夏尔巴语,当地的每一户人家的情况他都了解,甚至可以熟悉地说出每一个家庭户主的名字。
“很长一段时间,陈塘镇6个行政村的农牧民如有金融需求,就要租车或者骑摩托到距离小镇公里外的德吉营业所办理业务,就算是取元现金,也要花0元的路费。”普尼玛说。
次旺罗布是普尼玛曾经的同事,也是德吉营业所的一名柜面经理。他告诉记者,在陈塘支行开业以后,德吉营业所的经营范围减少到两个乡镇——日屋镇和萨尔乡,共14个行政村多人。
德吉营业所。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摄
“在以前,陈塘的农户来这里办业务租汽车来需要1小时左右,但路费很高,很多农户舍不得花钱,就自己骑个摩托来,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次旺罗布说,“从陈塘到德吉要经过重重山路,虽然这两年公路修好了,路面崎岖的情况好很多,但泥石流、塌方的事时有发生,很不安全。”
“陈塘镇地理位置偏远,居民人口较少,交通出行不易。我们在这里设立支行,就是要担起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落实好各级政府和人民银行提出的金融抵边要求。”农行西藏陈塘支行负责人说。
曾经,德吉营业所的任务量很大,4个营业员平均每天要经手三、四十笔金融业务。在一季度的旺季,每天的业务量达到了八、九十笔。大到几十万元的贷款、小到取几百块钱,还有乡村振兴卡的发放使用、聚合码的在线支付……营业员经常午饭晚饭一起吃,从早忙到晚。从年至今,这个小小的营业所已经累计发放三农领域的贷款1.44亿元。
“陈塘支行开业以后,这个营业所的业务量势必会减少,但这是个喜人的变化,它意味着陈塘镇多老百姓都有了家门口的营业点,再也不用受路途之苦,享受我们便捷高效的服务。”次旺罗布说。
陈塘镇附近环绕的群山。张云飞摄
对于银行来说,在边境地区设置网点,居民少,业务量少,投入资本却很高。而截至年6月末,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已经开设了个经营网点,海拔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网点个,17个网点设在海拔米以上的“生命禁区”,边境县乡网点65个。
农行西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庆告诉记者,边境地区的人民同样需要发展生产,需要享受最普惠的基础金融服务。我们的网点设在边境线上,就是为了服务边境人民,这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指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艺娇
原标题:《曾经是“中国最后一块陆路孤岛”,现在这里的夏尔巴同胞能在家门口取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