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zjft/150411/4606932.html
▏西部新认知
受疫情的影响,境外游全面受阻,中国得益于国内疫情管控以及大众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重新认知,两年来积压的旅游消费冲动在西部地区全面爆发,从海西G东台吉乃尔打卡地-全球最寂寞的公路。到阿里大北线腹地世界最高县城双湖县特别区,这些原本只有越野爱好者和科考队才去的地方通过旅游博主和旅行达人以自媒体短视频的方式迅速走红,形成备受追捧的巡旅圣地,说明西部独特的旅游资源长期不被大众所认知,这与西部地区长期营销宣传滞后同时境外游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惯性有关,中国西部是全球罕见地貌资源类型的富集地,同时漫长的边境线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相对于东部传统风景名胜区,应该说多彩西部是未来中国文旅发展的新高地。
中国西部按照国际旅游资源分类基本囊括除海洋之外的全部类型(藏南印度洋垂直气候带、帕米尔陆地冰川、阿勒泰原始针叶林、色林错辽阔的水面、塔漠无垠的沙丘、羌塘阿尔金山野生动物天堂等等),这些资源分布于广袤的西部国土之上长期不被国人所知,当北美的黄石、优胜美地、班夫等国家公园在大众眼中倾慕时,殊不知在哈密的五堡、川西的亚丁、果洛的年宝玉则同样美丽惊艳,精彩绝伦,因此西部文旅发展首先是重新认识西部的资源。
▏西部重认知
广义上的西部包括了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西藏、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2个省份,国人所理解的西部主要是前几个省份,对于西部的臆想也多停留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唐诗中,虽然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西天山夏特“山谷积雪,春夏合冻”;斯文·赫定的中亚地理大发现则更多停留在国家地理杂志中,国人对于西部的认知始终遥远而神秘。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以及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从最西侧的帕米尔高原(葱岭)万山之祖昆仑山脉(慕士塔格峰)向东延至祁连山、秦岭等东部山脉;向东北延伸至天山和阿勒泰山脉;向南形成喀喇昆仑山脉至后藏阿里日喀则地区,与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平行,继续向东南与横断山脉造就了川西高原、云贵高原等。大跨度造山运动雕刻出丰富地貌特征和极大的落差,形成了众多极具震撼的冰川、峡谷、荒原等,同时也改变了气候,江南的鱼米之乡是全球北纬30度的特例(该纬度大部分为荒漠),所以东部着实要感谢西部,尤其是西北高原,因为该纬度原本是北半球最宜居湿润的区域。
中国西部由山系搭建空间格局,构成世界的第三极,形成全球水塔,滋润了中国东部和亚洲大陆,因而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单元内孕育了多彩的地域文化,积淀出人类文明的丰硕果实;如发育在昆仑山和天山的西域文化,西昆仑古代称为葱岭也是中亚腹地,早期原始宗教大都由此进入中国境内后本土化融合,该地区也是与中原文化连接度最高的地区,从先秦两汉时代,盛唐时期,元代以及清代联系都非常密切,相关的文史典籍与人物传记颇多是构成西域文化的精彩篇章(如耶律楚材《西游录》等),而漫长的西部边境线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商贸发展,形成了重要的边境城市,如现在的伊犁(古称乌孙)和喀什(古称疏勒),所以就文旅的资源而言,中国西部可以说绝冠全球。
▏西部新机遇
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西部大开发3.0战略推动“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农村历史文化资源、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内容。从90年代开始的西部大开发更多强调的产业转移和社会经济效益,进入新世纪后对西部影响甚广的“退耕还林还草”使西部生态环境开始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近年来国家强调以东中部城市群、都市圈为聚集模式发展的新格局,进而到近期的双循环战略都进一步减轻了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承载压力,文旅行业是无烟工业,而以其主体的1+n模式可以联动尽百个行业,这也是央企和地方头部国企纷纷成立文投集团和基金的原动力,可以预见新的西部大开发在碳中和、双循环与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境遇,“两山理论”也为西部资源利用与文旅发展提供了依据。
提高西部地区的可达性一直是开发西部文旅资源的先决基础,目前全程过万公里的新G(广西东兴-新疆禾木)正在联通建设,建成后从广西北部湾沿海一路向西可达新疆北部禾木,沿途资源丰富程度、体验感受可想而知,而这仅是西部陆路交通建设的缩影,在航空领域近期通航的天府国际机场以及拉萨新贡嘎国际机场也将加速推进西部重点城市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设步伐;此外如前文所说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流量时代,打卡效应也成为绽放多彩西部的新窗口和新途径。
▏西部新挑战
西部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2/3,新疆若羌县面积比山东全省还要大,幅员辽阔在西部可以真切感受,因此可达性首先是横亘在西部文旅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交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和如缩短旅途时间,提升旅游时间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难题,其二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笔者去年国庆路过海西茫崖镇,这是以前只有开矿和科考队才拜访的西部小镇,去年开始成为巡旅圣地(其周边聚集火星基地俄博梁、“恶魔之眼”艾肯泉、东方加勒比东台吉乃尔、G世界最寂寞的公路以及戈壁暗夜星空保护区等),火爆的旅游导致小镇住宿长期一房难求,在主街随处可见正在新建的宾馆酒店,井喷式的旅游增长使地方急于收割本轮流量红利导致缺乏系统前瞻规划容易造成不可持续性,同时对于局部区域资源承载也存在隐患。
其三游客对于自然环境的扰动甚至破坏,对于交通安全意识淡漠以及地理人文认知缺失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是西部文旅开发再次面临的问题之一;其四西部地区文旅资源开发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首先普遍存在运营能力弱与长期人才匮乏,同时受到边疆地方政策等影响致使旅投融资与项目招商远落后于东中部。除了传统风景名胜区,很多资源类型呈现方式、景区规模以及游线的划定等依据原则依然是空白,这对于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游客自身安全等综合因素都至关重要;其五文旅行业的法定规划界定仍比较模糊,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类别(文旅用地)到实施报批并没有法定的城乡规划路径明确,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旅游规划重概念轻技术导致落地差,另一方面广义上的文旅用地类型过于综合且范围与国土空间的新三线融合不够在具体项目实施中往往冲突较大;最后西部到此一游的观光模式与东部莫干山微度假模式的异次元差异,笔者曾经带着孩子在夏特古道山间酒店住宿,在天山主峰汗腾格里、木扎尔特冰川脚下花海延绵,多数游客拍照到此一游后都走了,晚上整个酒店就笔者一家人和柯尔克孜族的服务员,这一情景是西部不少传统景区的现状,原因分别源自游客旅游方式惯性和景区资源利用单一,深度体验不足效应叠加所致。
▏西部新文旅
无论是旅游还是文旅在碳中和、双循环的大背景下,都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消费,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文旅发展大势是基于宏观经济的研判延伸,当前西部文旅发展仍然处于初中期阶段,资源利用水平低与资源保护缺失同时存在,西部文旅重新出发首先是对资源重新发现与认知,行业应当全面了解西部资源禀赋特质,细分客群减少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向认知误差加强针对性,善用新媒体扩大营销渠道与市场的契合度,才能使旅游景区、度假酒店与旅行社三大支柱撑起西部文旅的天空;相对于北美国家野径系统串联的资源类型中国西部要丰富的多,而且还兼具丰富的人文景观,因此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避免一刀切探索路径和营地使得国民教育、研学以及文旅需求结合,将是增强公民自然教育和释放消费的理想途径。
面对西部文旅游长玩短的行程现状应当优化全域旅游协调项目布局使流量向留量转变,文旅升级时代是农旅、广电、体育等多元要素的在地化混融过程,多数自驾游客对于时间路线安排相对宽松(占国内出游方式60%),因此目的地在顶层设计时要能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由笛东完成的婺源全域旅游规划基于这一过程提出北进、西拓、中优、东精发展策略优化全域城镇体系格局,促使目的地之间能够形成更强的粘性。
文化原真性所具备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根本动力,西部地区文化丰厚可以深度挖掘甄选高价值的文化卖点,笛东在编制国家玫瑰公园总体规划过程中,发掘出亨利.威尔逊川西之路与场所精神形成天然链接点,并从山水形胜提升延续项目与川西气脉相承,从人文地理两个维度使国家玫瑰公园牢牢生根于场地深得业主方好评。
传统旅行社和景区需要及时更新产品,形成吸引链、配套链、延展链与运营长链并丰富之间的内容,增强点线面盈利组合,进行旅游度假诱导,当前一味“西部五省大串游”形式实际拉低了西部资源的品牌价值,游客的体验感通常是走马观花,缺乏下马观花甚至养马种花的体验。位于贵州的万达丹寨文旅小镇,笛东通过景观化语汇与沉浸式场景营造,将黔东南多彩民族体验与文创融入游线中,助力丹寨小镇在近年黔东南文旅市场形成持续性爆款。
度假型文旅产品一直是旅投市场的追逐热点,目前多数头部房企都在介入旅游度假产品开发以期实现战略转型,成功的度假产品以地养旅(华侨城)或者以旅兴地(乌镇)的模式较多,与景区重流量相比度假区更重品质这与二者盈利模式相关,后者品质不仅在硬件层面,更重要是能够营造并运营精神社区形成各自志同道合的社群,由笛东深度参与的阿那亚度假项目,基于对旅居客群研判针对性地打造社群部落,营造熟人社会创造心灵港湾归属感。
此外国人的旅游度假习惯方式也需要转化和引导,旅游体验中的娱乐、教育、遁世以及审美是递进关系,最高层次仍是精神享受的经历,这包括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以及了解文化并尊重文化,可以说旅行就是人生的修行应该使旅程成为心灵成长的过程。
目前国内年人均出游已达4次,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8次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借势西部大开发3.0时代和潜在的资源优势,西部文旅即将告别仅仅看上去很美的初级阶段,新征程可期也必将大有可为。
DDON笛东涂波
(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自然资源部摄影家会员)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为笔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