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
参会代表合影成都城市音乐厅/供图
11月2日至6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及四川音乐学院共同主办,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4位中青年作曲家汇聚于成都城市音乐厅席的戏剧厅里,讲解播放自己的新作,这一场景不禁让人想起大约40年前的那一幕。
交流会激起时空涟漪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中国迎来严肃音乐,也称艺术音乐的闪耀时刻。那一年,在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足以让后人眼花缭乱,诸如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等一系列来自欧美及日本的名家名团造访北京,他们的到来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古典音乐演出热潮,至今被乐迷传为美谈。
在讲台上,那年在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虽未有像演出那样做功于大众市场,但对音乐创作理论却至关重要,其影响力至今被作曲家不时提起。那便是年在如今的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和声学术报告会。
当时的武汉虽未诞生如雷贯耳的作曲家,不过在作曲理论尤其和声理论方面走在全国前沿。教授们思想开明,率先倡导全新理念,加之报告会的举办,这些都为作曲理论的思辨、学术探讨的深入埋下种子,至少在如今年届古稀的作曲家记忆里确是如此。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汉作为当时中国作曲理论界的晨光熹微之地,加之上世纪80年代初崇尚自由的时代呼唤,另外同时在北京出现了以谭盾、瞿小松、叶小钢、郭文景和陈怡等人为代表的“新潮”音乐,引发业内轰动。年12月第一届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便在武汉音乐学院应运而生。
那时,无论是书本资料还是课堂知识,国内对西方音乐的认知大体止步于20世纪初叶。交流会所带来的全新音乐、时新技法,尤其是大胆观念,给彼时还是学生辈,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作曲家们带去的思想碰撞可谓荡魂摄魄,接触的新鲜事物比如电子音乐可谓琳琅满目。也许用开天辟地来形容那次交流会的出现更为恰当。
作曲家陈丹布年尚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但已参加工作,以湖北省歌舞团创作组成员的身份旁听了交流会,还招待了自沈阳赶到武汉参加交流会的范哲明,他如今是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范哲明回忆起那次交流会仍历历在目:“我们四个人在一屋住下,大约有二百来号人参加交流会,大多都是青年,也有前辈,新老观念的碰撞相当厉害,甚至会因为所谓资产阶级颓废音乐思想引发的现代化而争吵起来,朱践耳先生则淡定地坐在一边记笔记。年轻人用磁带播放自己的音乐,还结合创作技法以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展开讨论,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对我们影响很大。”
那次交流会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绝佳平台,犹如时空湖泊里的涟漪,反响甚大甚久。机缘巧合下,直到十多年后才再次举办交流会。年11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由武汉、四川和西安音乐学院联办的交流会,是为第二届,活动名称改为“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沿用至今。
据范哲明查实,交流会一共举办了七届。武汉音乐学院包揽了开头两届,第三届于年10移师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届于年11月落户四川音乐学院,第五届于年12月来到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于年10月迁至西安音乐学院,第七届于年10月东去浙江音乐学院。直到中国音协于年成立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前,交流会都是各大音乐学院各自主办,由作曲系系主任们在他们之间非正式的会议机制上排期讨论。之所以由作曲系牵头交流会,是因为中国长久以来缺失全国性的作曲家行业协会体系,作曲家又大量就职于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作曲系可以视为培养作曲家的摇篮,也是音乐创作的基地。松散架构及内部运作也是这些交流会少为外界所知的部分缘由。
过往七届交流会中,除去年的首届,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年的第四届交流会,因其与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合二为一,阵容强大。据史料记载,“音乐节暨交流会吸引到百部作品交流,11场音乐会在彼时学院全新落成的音乐厅举办。成都一度并率先早于京沪,搭建出作曲家交流与音乐创作的全国性平台。”
“半边天”令人耳目一新
郭元主持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的研讨会开幕仪式
暌违近20年,全国性质的音乐创作活动终于重返蓉城。本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11月3日上午举行简短的开幕仪式后,研讨会各板块内容在四川音乐学院及毗邻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内有条不紊地展开。
研讨会分为三个板块。四场音乐会一场为线下,三场改为线上。3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办的交响音乐会由金郁矿指挥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上演叶小钢、杨晓忠、郑阳、陈丹布、郭元、钟峻程、周湘林、徐孟东这8位作曲家的作品,上海音乐学院的刘雯雯和吴强等独奏家登台献艺。四场学术讲座围绕前沿话题展开,包括“频谱音乐的终结”等,也因为疫情原因改为线上。
最为丰富的内容便是全国中青年作曲家交流会。交流会吸引到一百二十余位中青年作曲家报送作品,其中44位中青年作曲家携近50部作品到现场进行了为期两天四场的线下交流,交流形式是由作曲家讲解并播放自己的作品。另有两天四场由未能赶到现场的作曲家在线上交流。交流会为期四天共计八场,据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介绍,举办交流会的目的是“鼓励中青年作曲家多听多看多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推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水平”。
参加交流会的人员具有广泛代表性,活动虽名为“中青年”,但对年龄并无具体限制。年龄上,他们涵盖老、中、青三代,既有大量硕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也有部分高等院校教授。他们有的就职于专业音乐院校,有的任教于艺术学院、师范学院及职业学院,也有的任职于综合性大学下属的音乐学院。在地域上,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成都、杭州、贵阳、沈阳、南京、南宁、武汉、深圳、太原、哈尔滨,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
这些作曲家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作品,从配置上看,既有西洋乐也有民乐;从编制上看,涵盖了独奏、重奏及大编制作品;从体裁上看,囊括器乐、合唱、歌剧、电子音乐乃至戏剧创作;从创作手法上看,既有传统技法也有现代技法;从作品题材上看,既有书写宏伟的时代,也有反思社会现象,更多的是记录生活的点滴;从呈现度上看,既有用打谱软件播放的音频,也有现场演出录音录像,更有像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那样由安东尼奥·帕帕诺指挥意大利圣塞西莉亚学院交响乐团的“豪门”实况。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郭三刚和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张兆宇既参加了交流会,也主持了交流会。他们认为,从线下交流会近50部作品中可以大致梳理出此番交流会在表现手法、创作内容和队伍构成等方面的四股潮流,或可窥见当下中青年作曲家创作的基本概貌。
其一是作为标杆的主旋律作品。交流会打头阵的便是浙江音乐作曲系副教授范铮的《序曲——新时代交响》。这是一首全新出炉的作品,9月下旬在“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中亮相,由俞峰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演于北京国家大剧院。其二是丰厚的历史题材灵感。郭三刚的四乐章交响史诗《古格幻想》是国家艺术基金年资助项目、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委约的五部管弦乐之一,4月3日在拉萨首演。作曲家深度挖掘古格王朝的文化符号,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使用了日喀则地区萨迦索民歌,第四乐章采用奏鸣回旋曲式,以挽歌形式表现出史诗般的恒静与宽广。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王瑞奇出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中孤鸾舞镜典故的《鸾见影》亦属此类。《鸾见影》用传统乐队模仿电子音乐效果,倒是逆向引出了第三个特点,便是艺术与科技结合。张兆宇交流的三部作品既有通过声音合成及算法作曲产生的音乐,也有为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而写的作品,还有幻听类的八声道环绕电子音乐。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毛竹认为,电子音乐足以打破声音边界,体现出时间的延展,达到混淆感知的效果,带给听众前所未有的听觉体验。最后但也是最为显著的一点是女性作曲家大军崛起,她们的作品让范哲明耳目一新。此次线下交流会44位作曲家中有19位是女性,占了近半数,成为中青年一代中的生力军。她们以细腻、敏锐、深刻的感知捕捉社会热点,代入生存空间,如毛竹环保主题的《白鲟之泪》,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张莹的室内乐《微尘》。有的作品还反映出女性独家视角。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韩宜芳交流了她在贵阳凌云音乐厅录制,为中提琴、琵琶与钢琴而写的三重奏《戏·韵》。如果不是作曲家亲口描述,很难相信这一形似戏剧标题下的音乐实际表达了她的产后抑郁。
学海无涯,乐由心而生
参加交流会的中青年作曲家得到老教授的指点
作为承办方,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的诸多作品亦通过本次活动向业界展示。郭元表示:“作曲系是作曲学科建设的基地,是创作人才培养的平台。举办研讨会有助于本校作曲师生打开眼界与思路。全国作曲人才的水平普遍提高势必会带动中国音乐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这次交流会的效果来看,大家参与积极,人才济济,后生可畏。”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比起老一辈作曲家,年轻一代的起点高、眼界宽、信息量大、条件上佳、社会环境优渥,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作曲前辈们在大加鼓励年轻一代的同时,也道出诸多肺腑之言引导创作方向,更是切中要害,直陈当下青年作曲家普遍面临的一些短板。
郭元、范哲明及周湘林的建议集中在音乐内容层面。“青年在成长过程中见的东西多,基本功扎实,但仍需沉下心来潜心做学问。”郭元认可年轻人的作曲技术余量,但对表现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提出建议,“音乐不光是在谱面上表现复杂性。有的年轻人谱子很花哨,乍看之下面面俱到,但一听就只有音,没有乐。年轻人拥有很强的借鉴和运用能力,他们应当多研究音乐,潜心写作。”这点也得到范哲明的认同,他觉得年轻人的音乐“怎么写很清楚,写什么不清楚”。
上海音乐学院此番派出了由6名老师和5名学生组成的强大队伍参加研讨会,作曲系主任周湘林认为交流会的作品“大部分非常不错,体现了年轻人的状态,三十多岁的创作群体的音乐很成熟”。他觉得林森及中央音乐学院文子洋的作品可圈可点,后者为三件乐器所写的作品地域特色浓厚。他说:“我的原则是看音乐表达的内容是否清楚,曲名和音乐的关系是否明确。音乐要由心而发,不问先锋或传统,不问技术理论为何,只要定位准确,表达清晰,做工精良,言之有物,就是好的艺术。”陈丹布以美国作曲家约翰·克里利亚诺绘声绘色地表现美国生活的交响曲为例,从风格定位角度提出了对年轻人的殷切希望。他建议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年青一代要广泛学习、广泛吸纳,因为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都要去了解学习,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风格、节奏和写法。”他鼓励年轻人以更大的抱负、志气和志向,保持开放的心理,发展自己的音乐语言和技法,不停且不间断地学习。
地处西南的边陲省份广西通过十年来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进入中国的当代音乐平台版图,其艺术总监,从教三十余年的作曲家钟峻程深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严肃音乐创作之艰辛:“广西的现代音乐起步较晚,底子稍薄。然而广西最主要的现实问题是缺乏市场。作曲专业硕士毕业后很难找到出路,往往是从培训学校考到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培训学校当老师。在广西从事音乐创作,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持之以恒地积累。”虽说“名师出高徒”自有道理,不过钟峻程认为作曲技艺的传授,不是靠“一两个名师指点就可以一步登天”。他希望年轻人多多观察周遭事物,洞悉生存空间,加深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音乐领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创作,就能从量变到质变。”同样来自边陲大省,旁听交流会的学生深有体会。云南艺术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姜霞倍觉励志,她说:“看到那些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比我们好的同龄人都在那么努力,都在笔耕不辍,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坚持不懈。”
那些40年前放磁带作交流的新青年,如今早已是桃李满天下的老教授,他们用一辈子的坚持换来如今的佳作频出。这也提醒着播放流媒体作交流的次世代:只要坚持,他们终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担纲未来的主角。
唐若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