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持续发展非凡十年看青海系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pf/a_4572199.html

本报记者芈峤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十年来,青海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线,持续将改革推向纵深。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主动发力,因地制宜地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进“一优两高”紧密结合起来,以构建绿色环保、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青海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回首改革进程,十年间,青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已经覆盖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

“三去一降一补”

——青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路披荆斩棘圆满完成改革任务,成果令人欣慰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为此,如何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五项任务,考验着青海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能力,决定着青海适应中国经济转变的前景。

在当年青海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加法、又做减法,想要取得阶段性进展必须自上而下,全员发力。

随即,《青海省国有出资企业处置“僵尸企业”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意见》《大通煤矿万吨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酝酿出台。

不仅如此,青海还优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在工业领域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明确把强创新、去产能、上技改、降成本、防风险作为工业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工业全面转型的战略要求和重大部署,并采取了“1+5”体例架构和5个配套方案。

同时,青海众参与企业更是主动参与自行加码,真正做到了自上而下全发力。

回首年4月,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作为青海惟一的钢铁企业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面对市场、政策和未来,毅然决然关停了服役47年的“功勋电炉”,承担起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重任。当时,许多无法理解企业抉择,伴随企业成长的老员工含泪目送。

西宁特殊钢负责人告诉企业员工:“西宁特钢是青海仅有的一家钢铁企业,化解产能工作责无旁贷,‘功勋电炉’为西宁特钢、青海乃至全国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为了企业提质增效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关停机组,上更先进的设备增加产品附加值。”

至此,随着西宁特钢三台冶炼炉的关停、封存,青海省50万吨钢铁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全面完成。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重任,面对一个个去与留、停与关的抉择,青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路披荆斩棘圆满完成改革任务,成果令人欣慰。

青海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改革方针,“十三五”期间累计退出钢铁产能50万吨、煤炭产能万吨,出清“僵尸企业”36户;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火力发电量占比由年的24.8%下降到年的16.9%;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年住房去化周期比年减少9.8个月,企业成本费用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比年分别下降5.2元、2.7元;民生领域补短板持续加力,教育、卫生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2.3%和1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领域投入占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在75%以上。

营商环境

——各项核心指标已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登记财产等部分指标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直面问题、正视差距,提速对标、精准施策,出台《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集中攻坚”行动,建立“1+N”政策体系,持续做优做实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四篇文章”,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明显改善,营商便利度大幅提升,以改革实效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年2月11日,全国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缓解青海口罩短缺的状况,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青海中道共赢医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建设青海省首个口罩生产企业。

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为了在关键时期提高审批效率,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启“绿色通道”,并指导企业全程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短短半天时间企业就拿到了生产营业执照,加速了关键时期企业口罩的生产效率。

据省发展和改革委营商局局长完玛才让介绍:“十年来,青海营商环境总体呈现出了显著的优化态势,各项核心指标已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登记财产等部分指标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较十年前相比,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54万户,年均净增长超3.7万户。”

十年来,青海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持续激发。企业开办提速至2.5个工作日内,投资审批事项精简至34项,不动产登记时效步入全国前列,“青信融”融资突破52亿元,一般纳税人减税面达到95%,普通客户用电、用水、用气办理环节精简至2个,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更短、渠道更多、成本更低。

十年来,青海法治化建设步伐加快,法治保障更加坚实。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相关领域立法进程,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公开征求意见、公平竞争审查等机制,全面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探索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引入“首违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企业发展创新的法治支撑更加坚固。

十年来,青海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外贸外资稳中提质。聚焦扩大开放,推进西宁综合保税区验收运营,推行进出口货物“单一窗口”“两步申报”“原产地智能审核”等模式,出台利用外资工作“20条”,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政策,进出口环节的监管证件由86种减少至41种,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2.8%。

十年来,青海便利化举措广泛推行,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通用清单,累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70.4%,90%以上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项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好差评”制度全覆盖,“青松办”运用全普及,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等应用加速拓展。

“一带一路”

——推动全省经济步入开放型发展轨道,构筑起与国内外接轨的外向型经济“走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

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三期叠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冲击,但这一切无法动摇青海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决心。

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年12月15日,全国首列“青海海东-西藏日喀则-尼泊尔”公铁联运南亚班列缓缓驶出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铁路货场,奔赴远在公里外的尼泊尔。但这只是十年来,青海全力以赴贯通对外开放“毛细血管”的系列举措之一。

作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重要地理和区位优势的省份,十年间,青海借国家深度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扩大中欧班列、南亚班列开行,高效运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全力推动全省经济步入开放型发展轨道,构筑起与国内外接轨的外向型经济“走廊”。

回首年左右,青海红黑枸杞遭遇“市场瓶颈”,“唱衰声”不绝于耳,但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绿色生态产业园”内,以枸杞深加工研发和生产为主的杞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搭乘“一带一路”逆势而行,敢投入,敢发展。

公司董事长说:“我们公司从起步以来就是瞄准国际市场,目标是和世界做生意。即便国内枸杞市场出现小的波动,面对‘一带一路’筑起通向世界的广阔空间,我们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十年来,青海持续调整优化外贸结构,畅通区域经济循环,民营企业进出口贡献率最大,国有企业贡献率逐步攀升;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品类增多,累计培育出铁合金、农产品、坯绸、焦炭、碳酸钠、地毯、中药材、铝材、文化产品等主要出口产品,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设立了3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双向投资量质双升,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期货和融资租赁等高端服务业外资占比明显提升。依托中亚、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引导企业“集群出海”,对外投资业务已拓展到29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2.3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22.7亿美元,外派各类劳务人员近人,在酒类生产、畜牧养殖、贸易投资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十年来,青海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化,累计落实支援帮扶资金.05亿元,实施支援帮扶项目项,受援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等明显提升。全力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两省全方位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十年只是一个节点,从当下和长远来看,青海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深走实,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期待下个十年,青海经济再跃升……

《青海日报》(年10月14日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