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三五分钟,了解中印边境一线军情!
1、印媒称印军效仿中国抗日战争经验,在中印边境用上“地道工事”
印度媒体称,印度军队通过效仿中国的战争经验,在印度所谓的“拉达克地区”部署了“地道工事”。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称,中国曾在抗日战争中成功使用地道来对付日军,越共也曾在游击战中使用相同的战术来对付美国人,在上世纪50年代的 中也出现过同样的战术。如今,印度军队已经深入研究了中国的“作战手册”,部署了“地道防御工事”来阻止“越界行为”。
印军高级指挥官表示,印军在地道中设置了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以保护部队免遭袭击。这些钢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径在1.8米到2.4米之间,能够让部队很便捷地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转移,而不会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这些地道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供暖,保护部队免受低温和暴风雪的影响。
近期随着寒冷冬日的到来,11月过后,“拉达克地区”降雪量 可达12米,而受风寒因素影响,气温也会降至零下30至40摄氏度。
因此,印度媒体也报道了印军对一线部队营房进行了升级改造的新闻,包括建造快速拼装式的庇护所,看来拼装板房还难以抵抗这个严冬,只能靠挖地洞抱团取暖。
2、边境印军遭遇雪崩,现场士兵死伤一片3人被活埋
最近,驻扎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边境印军可惨了,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的雪崩,在巨响后现场士兵死伤一片,有3名士兵被活埋,其中一名当场死亡,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印度国内炸开了锅,士兵家属纷纷要求莫迪撤军,以救下边境士兵的性命。
目前边境的印军已经陷入了困境,在大雪纷飞的冬季,驻扎在边境地区的印军士兵所面临的不仅仅有雪崩等灾害,同时还有最为严重补给匮乏问题,由于目前边境的印军数量比往期多了数倍,而落后的后勤保障无法确保这么多士兵的补给问题,边境士兵不仅缺粮,同时还急缺过冬需要的防寒服,常温帐篷等等,即便是向美国紧急采购了一大批防寒物资,但由于运力原因,许多物资至今还没来得及送上山去。
更让印军士兵绝望的是,他们在这几个月之内还会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大雪会彻底封死进山的所有道路,届时不仅补给物资送不上去,已经在山上驻扎的印军士兵也无法撤出,他们只能依靠此前存储的冬季物资,渡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前线印军的士气只会越来越低落。
在边境问题上,莫迪政府始终在煽动国内民众的情绪,并使他们一致对外,所以很少提及国内不断蔓延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经济问题,但这也让莫迪政府现在下不来台,一旦政府有撤军的意思,就会被狂热的民众认为是懦弱的表现。
印度这次所遭遇的雪崩还只是小规模的,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边境印军之后必然会遭遇更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在边境缺乏补给的情况,印军是扛不住这一冬天的,所以莫迪如果依然选择对峙的话,到时候边境印军或将活活被冻死。
3、印度媒体的炒作中国在不丹境内建村庄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建成“洞朗 村”的消息引发印度媒体的炒作,这座名为庞达村的小村庄被印度媒体描述为“建在不丹境内两公里处”,而通过卫星地图表明庞达村毫无疑问在中国境内,距离亚东县城直线距离约22公里,中印关系及边疆领域专家均表示,印度媒体报道不实。
根据公开消息,年9月,亚东县最终确定27户、名农牧民群众,从亚东县堆纳乡尚堆村(海拔米)自愿搬迁至庞达村。
亚东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东、南与不丹毗邻,西与印度锡金相邻,年曾让中印关系一度陷入紧张的“洞朗对峙”就发生在亚东县的边境地区。公开报道中,庞达村距离县城35公里,而在线地图测距显示,两地直线距离约为22公里。
图:谷歌卫星地图显示的庞达村
所以印度媒体的报道“庞达村位于不丹境内2公里内”不属实。同时,不丹驻印度大使纳姆加尔也对此表示,“不丹境内没有中国村庄”。有专家称,“庞达村肯定是在中国境内。”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庞达村处于亚东河(康布玛曲)西岸,而这段河流两岸,向南直到洞朗山脊的分水岭为止,毫无疑问都是中国领土。印度媒体引用的地图是错误的。
“其实中不边界原本争议就很小,但就是因为印度公开和暗中阻挠,才未能正式划定。”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22日表示,印度出于“南亚霸主”心态,视不丹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中不边界谈判每到关键时候,印度就来横插一脚。
中国已与除印度、不丹外的所有陆地邻国成功划定了边界,而印度同绝大多数周边国家都存在领土主权纠纷。印度媒体炒作此事,是为了营造“中国蚕食不丹领土,以大欺小”的假象,借此挑拨中不关系,“不过,目前从不丹官方回应来看,不丹方面已经看破了印度挑拨离间的真实意图,也说明不丹很珍视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