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日前开幕亮点都在这里

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王亚元介绍了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筹备情况及亮点。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长三角文博会由沪苏浙皖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是贯彻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提出的“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推动长三角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今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文化产业正处于逐步复苏阶段。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经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共同研究决定,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定于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继续如期举办。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突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办展理念,以“交易优先、品质优良、服务优质”为办展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展览、论坛、发布以及交易活动;展览总面积维持在5.4万平方米,目前确定的参展商数量超家。同期,将举办主旨论坛以及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论坛、特色发布、经贸对接、直播带货等活动,总规模和质量都比上届有新的提升。

育新机:参展单位的数量不降反升,目前已超家,同比增幅10%以上

成功推动长三角和海内外的一大批文化产业领军企业、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参展。展会展览内容包括四个融合板块+两个特色专题展区:(1)综合发展板块、(2)海外菁华板块、(3)数字创意板块、(4)文化科技板块、(5)文创生活专题展区、(6)授权交易专题展区。在各个板块和展区中,体现“特色取胜,品质为王”要求。

一是在综合发展板块中,突出了“创新驱动,规模优势”,集聚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包括腾讯、阅文、哔哩哔哩、完美世界等各领域龙头企业和三省一市报业、出版、广电、影视、发行、演艺等骨干国有企业;

二是在文化科技板块和数字创意板块中,突出了“科技赋能,文创新潮”,汇聚了数字内容、电竞游戏、新型视听等领域重点企业,包括灵石电竞中心、巨人网络、米哈游、盛趣、小沃科技、喜马拉雅、蜻蜓FM、樊登读书、风雨筑、号百信息等,展现了长三角文化企业新锐辈出的特色。

三是在授权交易专题展区中,突出了“文博创意,商机无限”,由沪苏浙皖近50家博物馆汇聚形成了文博创意开发和授权交易的规模化阵容。四是在文创生活专题展区中,突出了节庆礼品主题,汇聚节庆文化参展商85家,结合精心遴选的30余位手工匠人现场展示,形成了“发挥文创活力,拉动消费升级”的创意集市。

助脱贫:由云南等七个地区组成“展中展”,即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文旅产品博览会,体现“东西大联动,文旅助小康”

强化与全国文化产业的互相联动。去年云南省首次组团参展,参展企业带来的云南文创产品现场售罄,并在后续收获多万订单。今年云南将继续参展,并将扩大展位面积。

有鉴于此,在上届的基础上,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邀请本市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区、西藏日喀则市、青海果洛州、贵州遵义市、重庆万州区、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和云南省共同参与,将七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这种“展中展”的形式,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整体亮相,展现宣传文化领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实践。

为更好服务对口支援地区参展企业,积极提供专业化整合服务,包括组织实施各种发布会、经贸对接、定向宣传、直播带货等;并为对口支援地区文化企业专门设计考察方案,推动其与上海文化企业和产业项目深度合作。各项工作获得了对口支援地区的热烈反响。

重交易:推出促进交易的四大形式——专题发布会、经贸对接、直播带货及定向传播,提高系统能力和专业水准

为提升参展企业获得感,让产业资源和合作信息互通互享,本届展会提出“交易优先、品质优良、服务优质”的办展特点,着力全面提升交易服务水准。突出四大形式的交易服务内容——专题发布会、经贸对接活动、直播带货活动及定向传播,通过多样化对接,突出精准化服务。

一是在专题发布会方面,突出了“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规划”(如上博举办的“上博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作项目”发布会;瑞士创意中心的瑞士展团创意设计线上发布会、驻上海韩国文化院的韩国特色文化线上发布会等)。

二是在经贸对接活动方面,专设三个经贸对接区,组织开展电竞企业与赞助商、中华老字号IP跨界运营等20余场对接会,突出供需对接、跨界联动和产业链协作。

三是在直播带货方面,与抖音、周到、美团、小红书等开展合作,搭建现场直播间,以“明星专场+日常轮播”等形式,为参展企业直播带货。

四是在定向宣传方面,针对重点参展企业和合作单位,为文化产业领域的优质项目、优良产品等推介全媒体宣传推广,后续新闻线索将及时推送给广大媒体。

云互动:在展览、论坛、发布、交易等多个环节,开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创新业态

本届展会在展览、论坛、发布、交易等多个环节,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一是针对英国、瑞士、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文创企业和艺术家,受疫情影响不能跨境参展参会的情况,特设“海外云互动空间”,采用“远程连线+云端发布+代理交易”等新模式,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沟通的条件。

二是针对海内外大量专业观众和文化艺术爱好者希望参与长三角文博会的需求,在主旨论坛、主题论坛、重点发布会等单元,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形式,让长三角文博会的影响力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三是针对参展企业,现场设置6条直播逛展路线;结合发展“在线新经济”、推动“新基建”等主题,强化线上传播、线下交流等。

品牌化:获得国际展览业最重要的UFI认证,受到大批国外文创企业认可和参展

展会的生命力在于品牌,文博会对标国际展览业最高标准,持续提高参展商、专业观众、软硬件设施、主要内容、办展质量等的国际化比例和国际化水准。经过国际展览联盟的严格评审,长三角文博会于年9月获得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UFI认证,成为拥有最高国际展览资质的品牌展会。

严防控:把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从票务、门禁、预案等各个环节,落实防控疫情的各项举措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上海市会展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等文件,制定一系列严格防疫防控措施。

一是联合场馆方、区卫健委、公安等单位制定防疫预案,落实现场防疫防控工作,做好现场消杀、防疫物资准备和防疫人员配置等措施。

二是按全市《关于推动本市会展活动重启的情况专报》的要求,保证每位观众拥有2平方米参观活动面积,合理规划展位布局、功能区设置,合理制定人流动线及流量进出管控方案。

三是实行实名办证、实名进场,所有参展人员须采取预约制办证,加强入场安检,确保“人证合一”,观众入场须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

四是加强临时医疗点的驻点值守,加强防范措施,向公众提示观展防疫须知,加强引导。

此外,依托长三角文博会和主旨论坛平台,三省一市将继续加强文化产业各领域合作,推动长三角文化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长三角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能级和辐射面。

——热点问答——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本届文博会安徽参展亮点体现在“三新”

Q

安徽广播电视台:在文化领域,安徽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有哪些,在长三角文博会期间会带来哪些特色亮点?

A

郑明武:安徽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安徽是中国的文化大省,徽文化享誉世界;与此同时,安徽也是中国的科教大省,拥有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省会合肥市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这些优势和条件,为安徽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保障有力。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核心竞争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省委宣传部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上夯实基础。

二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丰硕。先后推出科大讯飞“语音及语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云平台”、安徽出版集团“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中科大“高亮度激光放映机及关键技术”等一批文化科技成果。安徽出版集团推出国内第一款老年人音视频产品“乐龄听书”,荣获年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数字渠道创新项目。合肥市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三是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加快布局创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区域支撑引领带动全省文化科技融合深度发展。目前,我省已经拥有合肥、蚌埠2个国家级集聚类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数位居全国第三)。合肥基地已形成了智能语音、广播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为主导的文创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中国声谷已成为全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高地。蚌埠基地已经形成创意设计、硅基新材料制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地。我们还将把文化科技融合纳入省“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激发融合创新资源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开展工作,推动我省与沪苏浙在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把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引向深入。

本届文博会,我省共组织了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远超前两届(第一届63家、第二届85家)。概况起来,我省参展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三新”上。

一是技术新。突出数字化、智能化,展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新科技成果。重点展示了科大讯飞智能学习机、华米智能运动手表、咪鼠智能语音鼠标等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应用。

二是业态新。突出平台化、网络化,展示文化和互联网融合的新业态。重点展示了“时代教育在线”网络扶智平台、“有戏安徽”直播平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产品新。突出地域化、精品化,展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魅力。重点展示了黄山、九华山、芜湖古城等精品线路和文房四宝、剪纸柳编、瓷器木雕等独具安徽特色的文创精品。

围绕全面小康、文化产业新征程年度主题,江苏展区今年有四大特点

Q

新华日报:去年文博会上,江苏展区的“5G”大运河展馆非常惊艳,成为一个热门打卡“地标”。现在大家对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充满了期待,能否介绍一下今年江苏参展工作的筹备情况,以及和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A

徐宁:今年的长三角文博会由于特殊的背景,具有特别的意义和特点,可以说江苏已经基本做好了各种准备,目前正在落实、有序推进。本届展会,江苏参展将围绕全面小康、文化产业新征程年度主题,继续突出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主展思路,充分展示江苏文化产业,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助力全面健成小康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与去年届相比,今年江苏展览活动整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整体形象。江苏展区共平方米,除了平方米的南京博物院展区以外,按照一个序厅,通过“一个序厅”“四大板块”的展位划分,综合运用多媒体、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兼具科技含量、创意思维和文化内涵的展品,展现江苏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江苏记忆,呈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江苏担当,推出独特难忘的江苏体验。

5G大运河是我们去年推出一个展点,江苏是大运河的发源地,根据中办、国办规划要求,明年江苏将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同时在江苏扬州正在建设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在明年6月底建成对公众开放,大运河依然会是今年江苏馆聚焦亮点,我们将以大运河为轴,沟通串联起各个板块,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新产品来推介和聚焦大家对大运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