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风采王德伟在雪域高原播种希望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154124.html
    

出生于年的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团委书记王德伟,是上海市松江区第四批援藏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位。来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后,他主动把援藏时间从1年延长到4年。这既是因为他舍不得学生,也因为“想让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一点”。

年8月,参加工作刚满3年的王德伟通过报名,随支教团队从平均海拔4米的上海,来到海拔米的日喀则。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王德伟,刚下飞机看到辽阔的蓝天白云和遍地青稞时,心情非常激动、兴奋。但同时“迎接”他的还有高原反应,头疼、气喘、连续失眠……援藏3个月,他的体重从将近斤下降到斤。

王德伟和队员们来到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位于日喀则郊区,前身是建于年的南郊小学。从年开始,经过上海市十多年的对口援建,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陆续开设,目前是日喀则地区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年秋季学期,全校有教学班46个、学生名左右、本地教师名左右,绝大多数学生是藏族。

这所硬件设施不输上海、中考成绩多年保持全自治区第一名的学校,教学水平在日喀则已经算是数一数二。但在上海支教团队看来,它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上海的先进理念,不是照搬,而是结合当地特色,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子,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王德伟说。

在学校的第一年,王德伟担任初中语文教师。他发现,虽然当地和上海用的都是统编教材,但因为藏族孩子母语是藏语,学习语文有困难。刚开始学语文时,很多孩子需要先把汉语在脑中翻译成藏语,才能理解课文;学习时间长了,才能直接用汉语理解。

于是,从“语文源自身边”的角度出发,王德伟想了很多方法唤醒孩子们对语文的感知。课堂上,王德伟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兴趣准备了许多拓展材料,通过各式各样的视频、音频资料,将大千世界直接呈现在孩子面前;他还在班级内就各类时政问题举办各类辩论、演讲活动,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外,他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课外书籍,带领孩子们在书本里畅游,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年5月,王德伟原定的一年支教时间眼看就快结束了。一次在课堂上,他请学生说说关于“离别”,除了“折柳”还有什么说法。一个孩子在讲解“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时说:“我们就像一桌宴席,这学期结束,王老师就回上海了,我们这桌宴席也就散了。”话音一落,教室里原本开心的氛围一下子压抑了下来。另一个坐在前排的孩子轻声说了一句:“王老师,你可不可以不回去,继续留在这里?”

这句话,让王德伟感受到学生的认可,他也发自内心地想再陪孩子们一段时间,看着他们成长进步。于是,王德伟和同批的许多老师一样,主动把支教时间延长为三年,并从第二年开始转岗管理干部,主要负责团委、少先队,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在距离日喀则市半小时车程的阿亚村,有一所利用当地空房改造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那是前一批援藏干部中,时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的陈前老师推动挂牌的。王德伟根据阿亚村的地理环境和产业状况,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地貌探究、河流环境保护、社会志愿服务等。

王德伟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扶贫产业调研的活动。在阿亚村,有一个枸杞园,每年请当地农民来采摘枸杞,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王德伟请来产业园总经理为参与调研的高中生讲解,学生们围着问了许多关于枸杞种植、挂果、加工等问题,还有学生说,以后招人采摘枸杞时,自己也想参加。王德伟觉得,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孩子来说意义深远,“因为只有走出校园,真正与人沟通,孩子们才能体会到’脱贫’的内涵”。

在上海市“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王德伟还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周活动。他带学生去了上海援助的日喀则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参观并体验蔬果、花卉种植,藏式家具加工,现代化物流分拣等工作。此外,他还带学生走出校园,来到附近社区,让孩子们知道藏族传统的烧牛粪、打酥油、种青稞是怎么回事,听当地的老人讲讲几十年来生活方式的变迁。

王德伟说,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市区,对就业的认识比较单一,认为只有考上公务员、医生、教师才能称得上就业。而他希望孩子们的眼界能更开阔一些,将来择业时能有更多选择,这也是劳动教育中的一环。

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王德伟总想着给当地孩子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中,有一项是每年带当地孩子来上海参观,年、年,王德伟先后带领四十多名藏族师生来到上海,看看上海的学校、东方明珠、科技馆、洋山深水港以及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等地,让他们真切地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

王德伟记得,年时,他问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二孩子,未来想去哪里读高中?得到的回答是,想留在西藏,这样周末可以帮家里干活。年的上海之行,王德伟特意多汇报了一个名额留给他。活动最后一天,大家在外滩旁合影时,孩子搭着王德伟的肩膀说:我一定要到上海读高中。果然,年他以高分考取了上海市珠峰中学。在王德伟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这里:接触更好的机会,争取更好的人生。

援藏两年半,王德伟见证着日喀则的变化:学校里更多道路硬化了,市区楼变多了、路也修整好了。但他对这里的教育事业还有更多期待,他想为当地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推广再做一些事,也希望今后的援藏教师能把这项事业长久地做下去。

来源:上海援藏

    

上观号作者:上海合作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