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扎西我为青稞而生新京报官微

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744653.html

9月5日,55岁的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在前往阿里调研途中,突遇车祸离世。作为西藏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他主持选育出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为西藏自治区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万吨做出了贡献。

全文字,阅读约需16.5分钟

新京报记者王昱倩胡杰实习生裘星编辑胡杰校对李立军

10月23日,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去世的第50天,拉萨已经进入深秋。

位于他家旁边的西藏农科院3号青稞试验地,一片金黄。以前吃过早饭,尼玛扎西总是来这里转转。他拿着记录本,先在田埂上望一眼,发现长势好的青稞苗,再走下去,一排一排细细地看。

年轻时起,他就立志从事青稞育种事业。在这条道路上的35个春秋,他先后主持选育出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为西藏自治区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万吨作出了贡献。

他原本将带着团队继续突破,却最终倒在了岗位上。年9月5日,在做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途中,55岁的尼玛扎西突遇车祸,猝然离世。

“他是自治区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是我们西藏科技界的精神和标杆。”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说,“他的去世,使得我们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少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他一生从事青稞的育种,前后育出了多种青稞新品种,仅是藏青,就给农牧民增收7个亿。”

农牧科学院的网站首页设置成了黑白色,讣告上写道:尼玛扎西的一生,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的一生。

━━━━━

从小立志从事青稞增产事业

农科院的人们都知道,尼玛扎西院长对青稞的感情。

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西藏民众赖以生存的口粮。上世纪60年代,西藏农民种植的青稞大多是普通的地方品种,平均亩产量只有斤左右。

尼玛扎西曾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溯了青稞育种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青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展选育品种的科研,到现在先后经过3次大面积品种更换。“第一次是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科学家选育出来品种取代了当地农家的品种,然后到了我老师那一辈,杂交育成了藏青。”

年,尼玛扎西开始选育新品种“藏青”,直到年通过品种审定,他的团队历经了19年之久。

过程是枯燥且繁复的:制定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杂交、分离和稳定性状、品种观察试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再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等。“光记录性状,最少也有十几万个科研数据。”农科院的老同事禹代林说。

禹代林一直记得这样的场景:年,在日喀则市白朗县的青稞试验田,尼玛扎西捧起“藏青”青稞苗,充满信心地说道,它是理想的品种,株高、产量高、产草多、籽粒白、抗倒伏。

▲尼玛扎西对村民进行燕麦饲草种植技术指导。农科院供图

尼玛扎西曾说,他的愿望就是让青稞增产,农民增收,解决全区农牧民的温饱问题。

尼玛扎西四弟阿尼次仁说,从事青稞增产事业是哥哥从小就立下的志向。

年4月,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杂玉村一个贫寒的家庭,排行第三。幼时,他深刻地体会过饥饿。杂玉村土地少而贫瘠,种出来的青稞秆矮,穗粒也瘪,亩产只有75公斤,大半只能喂牲口。因为收成不够,哥哥辍学在家后,用陶器到邻县换粮食,一走十几天,扛回二三十袋青稞,维持全家的温饱。

尼玛扎西希望青稞长得好,产量高,这样哥哥就不用四处奔走。长大之后,尼玛扎西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走向青稞科研之路。

▲年,尼玛扎西在农科院工作时的照片。

年7月,19岁的尼玛扎西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毕业,分配到西藏农业研究所工作。年,他在加拿大萨斯科春恩大学深造一年,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他也成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技界的第一位藏族博士。

大学期间,每隔两个月,哥哥给他邮寄50块钱。同学欧珠回忆,尼玛扎西是个热心肠,经常帮同学补课,起初他成绩不好,但勤奋刻苦。“整日捧着书,床头贴满了英语单词和定理公式,早出晚归,没有假期,最后考了班里的第一名。”

彼时,他们班有35名同学,全部来自西藏,属于国家培养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专业较早的一批人才。毕业后,尼玛扎西分配到西藏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工作,一年后,他被调到青稞研究室,开始从事青稞研究。

━━━━━

在农民当中管用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年底,自治区农科院在白朗县成立了青稞培育的试验站,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青稞新品种的推广。高原之巅,炙热的阳光烘烤着金色的青稞田,试验站被包围在连绵山峦之中,边缘是一排平房,是试验站的厨房和宿舍。

禹代林回忆,试验站建立初期,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电视和网络,有时电话也打不通。白天,尼玛扎西走村串户,询问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品种,晚上来不及赶回县里,就在试验站过夜,饿了吃面条和糌粑。

夜里寂静。一个人的时候,尼玛扎西习惯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思索,他和科研人员们说,“在农民当中管用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农民生产上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是我们课题的立项。”

白朗县巴扎乡金嘎村村支书普琼记得,年4月上旬,他第一次见到了尼玛扎西,瘦瘦高高、皮肤黝黑、嘴唇上留着胡须、谦和热情。

▲尼玛扎西下乡途中与村民交流。农科院供图

“支部书记,我给你提供一个新型的青稞种子,每亩能增产25公斤。你有信心把它种好吗?”尼玛扎西用藏语问他,然后拿出了“藏青”的种子。

在村里试种后,尼玛扎西蹲点了13个昼夜,每天在田间地头走来走去,指导农民如何适时播种、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农民给他递根烟,他自然地接过来,一边抽一边比画,有时几个小时下来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30岁的村民多杰还记得这位黑瘦朴实的小老头。“来我家里两次,指导我怎么种地,一起喝酥油茶,不像领导。”

普琼说,尼玛扎西再三婉拒留下吃饭的邀请,坚持回乡食堂吃10元的工作餐。要是恰巧赶上村里的丰收节,他就和农民一起唱祝酒歌,农民围着他跳锅庄舞。

“他与农民的感情深厚融洽,农民都信任、敬重他。他说,我们要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农民的土地当成自家的土地来经营。”禹代林回忆。这一年,为了推广“藏青”,尼玛扎西到白朗县下乡有十几次。

起初,“藏青”的推广并不顺利。很多农民适应了之前的品种,有了相对固定的种植习惯,突然让他们去种另外的品种,很难接受,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为了让村民尽快接受“藏青”,尼玛扎西带大家在试验站进行了试种,邀请村民们到试验田里去参观,实地介绍“藏青”的优势。

第一年,试种的“藏青”,迟迟没出苗,邻县其它品种的青稞已经出了苗,农民着急得围住他,担心今年没了收成。为了消除顾虑,尼玛扎西用手将土一块一块挖开,指着已经发芽的种子,“再过一个星期,它肯定出苗。”

苗长出来了,最后产量翻了倍。据统计,年,“藏青”在西藏推广种植逾10万亩,为西藏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万吨,发挥了重大作用。

━━━━━

时间都去哪儿了?都在路上

尼玛扎西办公室前有一个门牌,上面分别会显示“工作中”、“休息中”、“出差中”。同事们说,只要院长不在单位,他就是出差下乡了。

农科院统计,尼玛扎西每年下乡余天,行程2万多公里。

青稞从播种到成熟,每一个环节,尼玛扎西都要去看,试验田、农民的田地,检查项目,收集不同的种子……

同事唐亚伟说,每年尼玛扎西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下乡。最艰苦的时候,住在一个简陋的酒店。狭窄的房间里放着一张低矮的双人床,天气很冷,没有空调,提了一桶水,次日里面全是冰块。

禹代林说,尼玛扎西经常对他们说,要去享受工作,带着情绪下乡很累,但如果你把下乡看成一次旅游,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看看大自然,就会觉得这样的工作一点都不苦。

▲尼玛扎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