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龙傲天,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却鲜有历史

“一人灭一国”这样的故事情节往往只会出现在网络小说中的“龙傲天”主角身上。这些被作者厚爱的主角,仿佛开了上帝模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终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有意思的是,历史中总有比小说还传奇的故事,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就有这样一个“无敌”的“龙傲天”——王玄策,他干出了一人灭印度的壮举!

图1王玄策

出使不顺

大唐贞观年间,国力强盛,四周邦国竞相排使节出使大唐,天竺国(今天印度北部)戒日王朝的国王戒日王也于贞观十五年(公元年)派使节访问唐朝。作为回礼,贞观十七年(公元年),唐太宗命令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出使天竺,从此王玄策就和印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2公元年的东亚地区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年),也就是前一次出使的四年之后,王玄策再次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担任正使之位,在副使蒋师仁等30人的陪同下,第二次出使天竺。王玄策等人出使天竺的路线与当年玄奘法师的西行之路并不相同,玄奘法师那时是经过西域后,再向南,绕了一个大圈才到的天竺,而王玄策等人则是直接翻过青藏高原,途径吐蕃国、泥婆罗国(今天的尼泊尔)到达天竺,路途近了不少。

唐太宗交待给王玄策的任务有三:一是出使天竺,当时戒日王统一了整个天竺,建立了戒日王朝,玄奘法师在此处学习佛法期间,曾得到戒日王的大力支持,戒日王此后也一直和大唐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二则是顺路拜访吐藩赞普松赞干布,同时代表皇帝看望慰问远嫁此地的文成公主。

这已经不是王玄策第一次担任使者出使印度了,尽管旅途劳顿,但一想到上次出使时戒日王的热情款待,王玄策一行人无不对前路满怀期待。

然而,在王玄策从长安出发后不久,戒日王便逝世了,戒日王朝陷入了混乱之中。戒日王的臣子阿罗那顺(Arunashwa)趁机篡位,成为了天竺国王。这刚上位的阿罗那顺也许是担心大唐皇帝治他谋逆之罪,又或许只是利欲熏心想要独吞大唐使团的财宝,总之这个愣头青在得知王玄策一行来了之后,居然派兵伏击,大唐使团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被俘,其余人战死,使团的财宝也被劫掠一空。

然后,阿罗那顺这个愣头青就犯了一个所有反派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不补刀。幸存下来的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人很快就从牢中逃跑了。

图3王玄策逃跑

通常作为使者,王玄策应该选择原路返回,告知唐太宗印度发生了什么,再作决断。但王玄策是一个不记仇的人,因为他有仇当场就报了,从王玄策逃走的那一刻起,阿罗那顺的一只脚就已经踏入鬼门关了。

惊世之举

王玄策和蒋师仁离开天竺,一路北上来到泥婆罗国(即尼泊尔),向泥婆罗国王借兵。原来,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泥婆罗的尺尊公主,靠着这层拐弯抹角的关系,他借到了泥婆罗的七千军队,外加松赞干布派来的精锐吐蕃骑兵一千二,合计八千余人。有了军队,内心底气也足了许多,他带着这不足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回到印度,向阿罗那顺挑战。

图4松赞干布(中)文成公主(右)

阿罗那顺虽然是篡位者,但那时的天竺国实力也不可小觑,据推测,在公元年,也就是戒日王去世那年,整个天竺国的人口就有两千余万人,虽然天竺国陷入内乱,但阿罗那顺还是轻易凑出了数万人的大军来应对王玄策。

在茶博和罗城外,“唐军”与天竺军队展开对决。王玄策、蒋师仁一举击溃了拥有大象部队的阿罗那顺,“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阿罗那顺侥幸逃出战场,他收拾残兵再战,再败,又一次死伤千人,想去找东天竺求助,又被俘虏。但天竺军队仍不死心,他们在阿罗那顺的王后的领导下,继续负隅顽抗,又再度被击败,这次阿罗那顺的老婆孩子一起被打包俘虏,天竺国其余五百八十座城池立即投降。经此三战三捷,天竺国亡。可叹这阿罗那顺在王玄策的重兵压境之下,竟没有胜过一次。

图5影视作品中的印度战象

可王玄策并没有结束自己胜利的马蹄,他杀红了眼调转方向向东攻去。听说你东天竺想帮助阿罗那顺?那就一并灭了!东天竺国王尸鸠摩得知此事,连忙准备了诸多大礼向王玄策率领的“唐军”谢罪,表示愿意臣服大唐,王玄策方才作罢。此外,另一个天竺小国迦没路国也献宝谢罪,以示臣服。

在大仇得报之后,王玄策、蒋师仁带着阿罗那顺以及他老婆孩子等一大堆俘虏回到了长安,献俘于阙下。唐太宗大喜,封赏了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图6唐长安城

获其王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以诣阙。

——《旧唐书·卷三·本纪第三·太宗下》

这之后,王玄策又两次出使天竺,这两次就再也没愣头青敢劫大唐的使团了。四次出使天竺的王玄策对于天竺自然是烂熟于心,他也写下了《中天竺国行记》来记载自己的所见所闻,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不然我们就能得到关于这场战争更为详细的记载了。

图7《大唐天竺使出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位于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北部崖壁,文中记述了王玄策出使天竺的事迹,但因为年代久远,侵蚀严重,具体内容已经难以辨读。

史书无名?

王玄策之勇让人惊叹,然而各位读者应该会抱怨我们对与这场战争讲的太过简单。他是如何凭借这样一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打败数倍于自己的天竺军队的呢?但这也确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在正史史书中,王玄策甚至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他一人灭一国的壮举也只用了寥寥数语就讲完了,即便如此,在这些字里行间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大唐男儿的豪迈雄风。

那么既然王玄策如此厉害,不远万里以一己之力灭了印度还抓回了国王。如此人才、如此壮举为何史书对此惜墨如金?

我想这大概就是大唐气度吧,盛唐之时,天下无一国家可与之比肩,抓回一个蕞尔小国的夷酋,还真不入大唐人士之眼。尽管天竺国当时拥有两千多万人口,五百八十多座城池,而盛唐的人口大约也就五千多万人。

王玄策此战之后,天竺彻底陷入了分裂,分裂为五个大国和无数小国。北方的小国随后就成为了吐蕃的附庸,从此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吐蕃逐渐崛起,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威胁。因此也有人认为王玄策一时冲动,没做全盘考量,虽然扬了大唐国威,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这事儿要是换做一个欧洲人来,下一步肯定是建立殖民地,经济政治奴役多年。这么看来,王玄策还是太“厚道”了。

有趣的是,这场战争还间接导致了唐太宗的驾崩。原来在王玄策带回的众多俘虏中,不止是阿罗那顺,还有一位“神棍”罗迩娑婆。此人自称有二百岁,精通长生不老之术,而唐太宗在步入老年之后也对永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唐太宗之死,便是由于吃了这位罗迩娑婆所调制的“仙丹”。

处俊谏曰:“……昔贞观末年,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迩娑寐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胡人有异术,征求灵草秘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异效,大渐之际,名医莫知所为。……”

——《旧唐书赫处俊传》

图8唐太宗接见外国使者

秦皇汉武无不曾追求长生不老,但如今不都没入黄土之中了,但唐太宗仍对此执迷不悟,对此就用“诗鬼”李贺的《苦昼短》来为他们结尾吧。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苦昼短》

还没有结束

不管原因如何,史书上已经很难找到王玄策的名字了,王玄策本人所写的《中天竺国行记》也没有留存下来。不过著名的日本小说家兼漫画家田中芳树,却对王玄策的故事颇感兴趣,他到处搜集资料,写了书甚至出版了漫画,详细记述了王玄策出使印度之后的种种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寻一观。

图9田中芳树的《天竺热风录》

注:

图2截取自网友视频《中国(亚洲)历史地图详细版》;

图3来自游戏《骑马与砍杀:战团》;

图5截取自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图6截取自纪录片《大明宫》;

图8为阎立本的《步辇图》;

编辑:朱自浊

校对:希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