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高原的阳光把被窝晒得让人不舍离去。
昨天那一跤摔得我手腕用不上劲,一一更是瘸了,所以把行李提下楼,绑上车的任务就交给了青蛙。完了还得给两台车喂饱油:青蛙先把他的车加满油,然后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放出来加给我的太子,最后他再去加。没办法,谁让我的太子车太老了几乎到报废的年纪,证件不齐,加不到油。
就这样,起得又晚加上来回折腾,出门磨蹭的节奏就这样奠定了。这一路基本上不到中午12点上不了路!也好,高原天黑的晚,适合晚出晚归的人。
浪卡子县大P早上想吃拉面,但是店里一楼不设座位,对瘸子一一来说爬楼是个大工程,只好放弃转战街边四川馆子喝粥吃小笼包。青蛙酷毙的军绿色战车和前后大小三个同色系行李包一路总能吸引藏民艳羡和研判的目光以及掩饰不住喜欢的触摸,所谓男女老少美丑通杀。停在店外的摩托在这样的围观下显得愈发神气,而我们也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带着些许喜悦和谦卑绝骑远去。
迎着雪山,迎着风来的方向,脚下的公路直直的通向未知的远方。干净的省道S公路两边是被秋色染黄的青稞地,风吹浪过,空气里似乎能闻到一股子糌粑的清香。路或笔直或蜿蜒在山谷里,偶有羊群要过马路,停车减速让这西藏的“协警们”悠哉转场-处处彰显万物和谐的土地!
出得浪卡子县城,地势相对走高,风也越来越冷。羽绒服雨衣全副武装起来。
在山谷中穿行的感觉棒极了:雪山在公路左右泛着森冷的光,耀眼而圣洁;有巨大的冰川凝固在山体上;而海拔稍低的缓坡铺满了行将秋色的草甸。通常没有任何准备,旅人们费尽心思要到达的美景总是和我们来个不期而遇,甚至偶然撞入眼中的路边的红的花金黄的草蓝的天白的云的组合都比所谓景点更让我们心动。
所谓的美景总在路上,的确如此。见过太多游人的“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回去了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旅游,我宁愿不去。
不多时,世界上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卡若拉-就这样铺陈在我们面前。巨大的冰舌从山上流下来,仿佛携着千军万马奔腾之势,却在接近公路不到三四百米的地方被寒冷之手扼住咽喉,凝固成了永恒的冰塔林。身处冰川之下也让人生出一种重返冰河时代的时空错觉。可惜的是电影当年取景只花费块炸掉的冰川冰舌退缩的痕迹犹在让这条古冰川就这样留下了黑乎乎的一条长疤被人为毁了容。
我们在经幡之下停车休息仰视冰川,海拔大概在左右,对待高反随遇而安的自然心态也让高反一路不曾眷顾我们。
过了卡若拉便是典型的高原地貌,成片成片的高山草甸而鲜见牛羊。估计人们还在夏季牧场放牧。被四面雪山包围的公路仿佛蜿蜒到天边。
转角开始出现的立在路边的假交警让人觉得很新奇,头几次看到甚至都会被吓到。足以假乱真也确实起到了警示路标的作用:高原长时间的骑车,单一的风景笔直的公路容易让人犯困,需要这样冷不丁的敲打。
这不,在少了这种提示的盘山路上(下卡若拉山时),我们又摔了,当时我确实是犯困,眼睛被阳光照得几乎睁不开,下坡急弯,加上路面有小石子,就这样摔了,车头还撞上了防护栏。我没事,但是一看一似乎被耍飞出去很远,这可把我吓坏了,忙走过去问情况。她带着丝丝痛楚的笑意回答说:“没事没事!刚摔下的时候很有技术含量,本能地护着了昨天摔瘸的左腿,从车上像个皮球样滚下来的,腿没事就屁股很痛!”万幸!否则真出了事怎么承担得起。
不久,青蛙和大P下来了,看到这个情况,两人都有责备的意思,其实我又何尝不自责呢,这才出发两天就摔两次,这是要一天一摔的节奏么。呸呸呸,好在以后的一路下来都没有再摔了。
插曲过去,继续前行!
天有些阴了,丝丝冷雨跑下来捣乱,手忙脚乱穿好雨衣后只往前走了一小段又不下了。变幻莫测的高原天!冲出雪山包围的公路后便是沿着一袭晶莹剔透的淡绿色湖水前行,少不了又是下车亲近湖水一顿欣然,当然瘸子一只能默默的坐摩托上看我们各种折腾。
淡绿色湖水的满拉水库一辆超级帅气的专业越野摩托迎面呼啸着擦身而过,一个人一台车,风一样疾驰路上。哇塞!千里走单骑,典型的江湖侠客的意象。
翻山越岭到斯米拉山口才知道原来山脚下的那汪浅绿叫满拉水库,真心漂亮,湖水颜色跟其它所有藏地的湖水都不同。
趁着观景台上没一个人看守,四人组团蹭了一次厕所。在藏地旅行,上厕所这个事情是需要以回归人类本真的心态来做心理建设的,有一门一瓦的坑算是豪华WC了。
下得垭口不久就到江孜,在县城吃完午饭简单把车修了修,因为担心一一的脚伤怕有问题,所以决定我们这辆先出发带一一到日喀则去拍片检查。青蛙和大P则慢慢在江孜晃然后到日喀则汇合。
去往日喀则的省道路况很好。路边一派丰收的藏地田园风光图:蓝天白天下,有拖拉机在青稞地里穿梭,摞起来的青稞苗像摆放整齐的工艺品,牛羊悠闲地尾随着在地里细啃偶尔的遗株。风过稻浪,镰起穗落,满鼻子都是清新怡人的稻秸香。
就这样边走边停,到达青稞之乡-日喀则时仍是艳阳天。
医院准备挂号,接下来的事让我们两个人都一脸蒙圈,身上的钱不够也没带卡!钱包都在青蛙车上的行李里放着。没办法了只有等他们来了再说。
街边看到有登巴客栈的广告,知道他们家是连锁,而且还在林芝住过,条件挺不错的,所以直接就过去登记入住,顺便发短信通知青蛙他们。谁知他们没过多久就找过来了,看到我们后还很惊讶:“你们怎么也在这?”原来他们并没有看到短信,他们到得也挺早,觉得我们去拍片会需要些时间就先过来找地方住,谁知会这么默契的找到了一起。
很久没住青旅的上下床了,登巴的被子和床单都相当柔软。爬上床胡乱套好被套铺好床单埋头就不想起来。难得如此早到达目的地,只想懒散的窝在这样的温暖中。
磨磨蹭蹭下天已黑透,该出去觅食了。四个人在日喀则的街头转悠硬是没能找到一家川菜馆,满街满街的都是藏餐馆。无功而返折进一家不起眼的门帘小店吃小吃,嘿!有惊喜!味道很好分量很足价钱很实惠的砂锅粉,重点是有鸡肉啊排骨啊什么的,简直是无肉不欢者的福音嘛。虽然餐桌上吃相被邻桌的藏族大叔们好奇的围观,但是还是愉悦而满足的一餐哪!
在藏地旅行,不能对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太多奢望,除了上厕所,要有回归人类本真的心态外,吃方面绝大部分是川菜(在一些偏远地区只能吃到糌粑,如果实在吃不了糌粑,小卖部里基本是可以买到泡面的);喝的话建议多喝酥油茶,尤其是在高海拔地方,对于缓解高反有很大作用,尽管它的味道很多人受不了。最重要的是洗漱,藏区很多地方缺水,不要说洗澡了,喝都成问题。况且高海拔地区气候比较干,运动量小也不太出汗,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才会有“藏民一生只洗三次澡”的传说,虽然过分夸张,但是确实反应了一些事实。
所以说,在藏地旅行,不矫情才能让自己以及你的队友玩得愉快!
我们都是不矫情的好孩子,回客栈后,只用冷水稍微洗了洗,就哆嗦着钻进被窝。后来一路上,更是因为条件限制,有过将近十天没有洗澡刷牙的纪录。
商量好明天早起逃票去扎什伦布寺转经,让一一这个瘸子在客栈呆着。瞬间睡着,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