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西藏地震人扎根雪域边陲、把握地球脉搏

开展野外地震监测工作。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供图

作为我国地震较为频发的地区之一,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西藏地震人扎根雪域边陲、把握地球脉搏,始终坚守在防震减灾一线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守护“生命线”

川藏铁路是促进西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条“大动脉”,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原因在于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对此,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在线路规划之初,就同步做好拉萨至林芝段的地震预警工程规划。

“我们将在沿线布设地震监测台站,提高地震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进行应急处置留出更多反应时间。”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曹华文说。

像川藏铁路这样的重大工程,以及铁路、机场、水库、桥梁、公路、隧道、学校、医院和供电、供水、供气、供油等设施建设,每一项都事关民生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年4月,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所成立,主要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安全。

“我们要提前确定重大工程场址区有没有活动断层,以及其对工程建设有没有影响,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年代测试、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法,绘制近场区活动断层分布图,提供抗震设防参数。”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公共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平说。“生命线”工程对地震安全保障要求较高,根据工程需要,有时还需临时架设台站。

为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跑野外成了家常便饭。有时,观测团队克服高寒缺氧、历经千辛万苦,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片荒凉。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野外调查之旅,也有令人自豪的时刻。其中,“西藏扎木至墨脱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分项“嘉黎断裂和马尼翁断裂活动性及其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影响”就是一例。

年12月,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最后一道断面被打穿,通往墨脱县的大门就此打开。

谢平等人用三年时间开展的“马尼翁断裂活动性”研究,揭示了嘎隆拉隧道隧址区地应力特征,不仅填补了这一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空白,也为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

西藏地震台主持工作的副台长胡应顺表示,加强断裂带研究,搞清楚地震分布情况,在地震来临前发出预警信息,让“生命线”工程停止运行,是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宁可十年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他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生命线”工程在西藏落地,与乡村振兴、边境建设、易地搬迁等齐头并进。西藏人民对地震安全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大。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米玛次仁感觉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西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全,发展和安全缺一不可。虽然任务重,但使命光荣。”

谢平也有类似感受,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单位主动向他们咨询是否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让她倍感欣慰——西藏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在不断增强。

高原“守望者”

在藏北,有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方——那曲。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恶劣的气候让它天然具备“高冷气质”。

那曲地震台海拔米,年平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的台站。

年,那曲地震台建成,结束了藏北4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无地震监测台站的历史。

全国第一位在海拔米台站工作的地震科技工作者胡应顺,在那曲地震台坚守了20年。

那曲地震台的艰苦超出了胡应顺的想象。条件简陋,没有取暖设备,室内温度仅比室外高5摄氏度左右,晚上墙体甚至会结冰。

那曲地震台建成初期,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台站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计算机在安装完成后一直无法正常运转,胡应顺经常独自踏上风雪巡台路。

那曲的风大是出了名的,冬季8级以上大风能把电线刮断。胡应顺每天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顶着大风,来回步行近10公里巡查线路。

一次,正在北京培训的胡应顺接到台站仪器出故障的消息,心急如焚。培训一结束,他就火速赶回那曲抢修仪器。仪器抢修好后,他因体力不支和感冒,发生肺水肿,差点丧命。

面对同事善意的责备,他却说:“让仪器正常运转是我的责任。”

艰难困苦,等闲视之。真正令胡应顺耿耿于怀的,是那曲地震台作为一个国家台,当时始终无法参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的测震评比。“无论付出多少,拿不出像样的成绩,在同行眼里就是一无是处。”在无数个夜晚,胡应顺独自黯然。

生长在贵州山区一个穷苦单亲家庭的胡应顺,从小就养成了坚强、自立、勇于拼搏的品格。自从踏上那曲这片土地,他心里就只有防震减灾事业。

“那曲地震台哪怕多记录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的数据,都是为国家和西藏防震减灾事业做贡献。”胡应顺说,那曲地震台就像自己的孩子,他与它一起成长。

年,洛桑罗布从山南踏上藏北,走进那曲地震台。他是第二代高海拔台站“守望者”“。现在条件好多了,台站有暖气、自来水,还能吃到蔬菜。”洛桑罗布说,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西藏的好政策,高寒偏远的台站“沾了光”。

考察比如6.1级地震受灾情况。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供图

勇做“攀登者”

青藏高原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地震观测工作异常艰难,加之人员、技术、资金匮乏,西藏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总是排名“老末”。

“尽管排在最后,但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胡应顺说,这种精神让西藏地震人全力以赴,哪怕收获很少,也绝不会放弃。

胡应顺所说的精神,正是长期以来西藏防震减灾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奉行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在伟大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西藏地震人朝着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不懈奋斗。

昌都地震台的晓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地震监测岗位,保障了设备的高运行率和重点项目的实施,使昌都地震台的数据资料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日喀则地震台台长欧文东,长年扑在台站维修维护和征地选址上,不管是高寒缺氧、穷冬烈风,还是狼群滋扰,他从未退缩半步。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二级主任科员冯宏光,每年呈送处理的震情简报均超过80期,即便要吸着氧气开车,也要将简报送至相关部门。

西藏曾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难度最大。从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累计选派30支驻村工作队、多名驻村干部,在高寒缺氧、贫瘠艰苦的土地上耕耘奋进。年10月,驻村工作队所在村顺利通过验收,实现脱贫摘帽。年初,该局第十批驻村工作队进驻谢通门县达那普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西藏地震人在防震减灾事业上勇攀高峰,为西藏的繁荣发展矢志艰苦奋斗。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防震减灾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步入新时代,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先后完成了陆态网络、子午工程、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等项目,并于今年启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机构改革后,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立足主责主业,把事关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作为提升西藏自治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的重点项目。该工程目前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西藏子项目投入使用,西藏地震人能在地震发生后与地震波“赛跑”,为震中附近20公里外居民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紧急避险时间。

“我们要跟上西藏发展的节奏,为西藏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积累更多地震活动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胡应顺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藏人,洛桑罗布一直想为家乡的地震预警做贡献,“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最大努力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70年来的发展,促进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曹华文告诉记者,西藏地震人有信心、有干劲,不断提升西藏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跟上全国同行的脚步,向地震高峰不断攀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